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这首诗名为《院中独坐》,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的情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情感寄托。
首句“何处他年寄此生”,以问句形式开篇,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感。他年何地,将安放此生?这一疑问蕴含着对命运的探索与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山中江上总关情”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关注。无论是山中还是江边,每一处景致都牵动着他的心绪,引发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情”字,既指自然之景激发的情感,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抒发。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两句,通过描述庭院中环绕房屋的长松树,以及风吹过松叶时发出的声音,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松树的长青与坚韧象征着生命的不屈与永恒,而将风声比作雨声,则在寂静中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仿佛是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复杂情绪。在静谧的院落中,诗人不仅与自然对话,更在内心深处与自我对话,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使得《院中独坐》成为了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涔阳日日水生波,翠袖黄裳晚棹过。
珠树月明花婀娜,凤毛春暖锦婆娑。
重扶残醉西湖上,不见春风见画船。
头白故人无在者,断堤杨柳舞青烟。
乌桓东望天无际,祗有银蟾出海头。
不得吹箫送清夜,禁城钟鼓度中秋。
积雨苍苔路不分,松花尽日落纷纷。
尘埃满袖归来晚,谁与柴门扫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