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柳絮飞无力。问东风、天涯吹送,几时才歇?

一片矫红辞花去,看有千番欹侧。

知多少、胭脂暗泣。

只有愁云凝不散,做丝丝、泪点还长绝。

春到此,亦轻别。

去年团扇长相亿,料新来、尊前难问,旧时明月。

沟水东西流到海,便有相逢时节。

又只恐、蓬莱路隔。欲向东君深深诉。

怕春归、从此无消息,嘱燕燕,莫频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词中以柳絮、东风、春日等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开篇“柳絮飞无力”,描绘出柳絮随风飘舞,无力停留的情景,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无力与无奈。接着,“问东风、天涯吹送,几时才歇?”一句,以东风为引,将读者带入广阔的空间,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一片娇红辞花去,看有千番欹侧”两句,通过描述花朵凋零,色彩渐失,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只有愁云凝不散,做丝丝、泪点还长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愁云凝聚,泪水如丝,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伤,难以释怀。

“春到此,亦轻别”一句,点明了季节更迭,春光易逝,与恋人分别,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相聚不易的感慨。

“去年团扇长相忆,料新来、尊前难问,旧时明月”几句,通过回忆去年的团聚,对比现在的孤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沟水东西流到海,便有相逢时节”一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预示着未来可能的重逢,但同时也暗示了重逢的不确定性。

“又只恐、蓬莱路隔”则表达了对距离与障碍的担忧,担心彼此之间的隔阂无法逾越。

最后,“欲向东君深深诉,怕春归、从此无消息,嘱燕燕,莫频说”几句,表达了主人公想要向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倾诉心声,却又害怕春天的离去意味着消息的断绝,最后嘱托燕子不要频繁传话,以免徒增烦恼,情感细腻而哀婉。

整体而言,《贺新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六丑.蔷薇谢后作

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

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

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

东君不管春狼籍。

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

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

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低回久、更休相忆。

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

飘零处、芳意难灭。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八六子

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

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可怜似侬。

曾凭幽梦相通。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

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南乡子

身与自云轻,飞过千山路未平。

窗里灯光窗外月,微明。远梦模糊易得醒。

已有乱蛩鸣,听到西风又晤惊。

绕屋青荷三万柄,三更。都作芭蕉送雨声。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浣纱溪

朝看云横暮雨斜,东风一例送年华,旧愁新恨满天涯。

胡蝶一春随落絮,燕儿终日说飞花,此情何处不堪嗟。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