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歌

龙江东来万里道,遥接瀛洲与蓬岛。

三江有水剪不断,五湖无波净于扫。

龙江先生江上生,德器文章俱老成。

胸吞云梦已八九,量比汪陂无浊清。

登科弱冠人如贾,辞源倒挽银河泻。

砥柱中流力有馀,扶摇九万风斯下。

掖垣谏草避人焚,宪节西持往校文。

多少鱼龙随变化,一天星斗浸寒云。

云间自爱归来早,莼菜鲈鱼旧盟好。

閒看秋影澄道心,坐见红尘扬碧草。

碧草红尘阅岁年,宣尼当日正知天。

终同渭水非熊兆,会起浮空万斛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龙江歌》描绘了龙江壮丽的景象和主人公的高尚品格。首句“龙江东来万里道”,以龙江的源头远流万里象征其深远影响。接下来的“遥接瀛洲与蓬岛”则赋予江水神话般的神秘色彩。

“三江有水剪不断,五湖无波净于扫”运用夸张手法,赞美江水的连绵不绝和清澈见底。诗人接着塑造主人公龙江先生,他才德兼备,胸襟开阔,如同云梦般浩渺,品行如汪陂般清澈。

“登科弱冠人如贾,辞源倒挽银河泻”赞美龙江先生年轻时就才华横溢,犹如商贾般富有智慧,言辞如银河倾泻。他的力量足以在社会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志向高远。

“掖垣谏草避人焚,宪节西持往校文”描述他敢于直言进谏,坚守正义,即使面临焚烧也毫不退缩。他的影响力如同鱼龙变化,星辰映照着寒冷的云天。

“云间自爱归来早,莼菜鲈鱼旧盟好”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碧草红尘阅岁年”感慨时光荏苒,“宣尼当日正知天”引用孔子知天命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龙江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的才情、道德和抱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瀛海图为李宗易谕德歌

天南咫尺帝城隅,山灵水秀相盘纡。

中有瀛海接银汉,吞九云梦涵五湖。

太行西来走其下,排列七十二朵青珊瑚。

微风吹波縠纹净,明月照影骊珠孤。

汪汪千顷荡星斗,上下一碧随鸥凫。

世传神龙有窟宅,霹雳惊起头角殊。

化为霖雨洒六合,波涛壁立风云粗。

须臾光霁变天地,荏苒花柳呈芳腴。

我闻弱流三万远隔扶桑外,六鳌三岛空传呼。

玉堂学士李太白,家住瀛海真蓬壶。

水心楼阁开云母,风外帘栊蹙浪珠。

有时倚槛一长眺,宛见云中五色清虚都。

心胸已着秘书省,殿陛恭承子大夫。

青钱万选绝代有,白璧连城天下无。

频年文场拔董贾,昨岁武举罗孙吴。

庙堂自当金玉器,鼎鼐竟与盐梅俱。

周家申甫嵩岳降,苏氏轼辙眉山枯。

大贤应运重得地,瀛海似也非其徒。

江南程生近好手,点缀金碧工调朱。

经营意匠入窅眇,翻取商岩旧典谟。

玉颜丈人古冠佩,疑是退直金銮趋。

手挥一筹探海水,坐见清浅连桑榆。

鲁连高蹈带侠气,仲子汗漫甘乘桴。

君不见张子房,借前箸为汉驱。

请看此筹一下,能奠万古之皇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严介溪所藏何竹鹤画

江南五月黄梅雨,湿云不断生远水。

风流太守竹鹤翁,家住江南水云里。

兴来挥洒出画图,高峰掩映云模糊。

江回路转草堂静,雨崩沙塌溪桥孤。

钤山堂中群玉府,此幅远淡尤足数。

宪使先生最爱才,玉堂学士真博古。

到处护持如有神,携来长安手泽新。

高人韵士千年迹,孝子慈孙百代珍。

形式: 古风

节妇歌

忆昔敌人犯边日,先皇赫怒挥鈇锧。

苍天深意在戢兵,六龙暂驻阴山跸。

古来胜负兵家常,土木之变悲莫当。

忠臣孝子毕誓死,长缨徒手系名王。

维时张公忠勇士,肉骨藁葬蛮荒耳。

陨星莫想诸葛生,落日雕戈挥不起。

中闺裁罢寄征衣,征衣一寄不曾归。

东海深深精卫苦,九疑泪尽山成围。

折钗分镜甘独守,寒影遗孤成左右。

红颜白发须臾间,长夜玄堂重执手。

遗孤无怙亦无恃,期以功勋光后祀。

星联八座位中丞,重译威敷雪前耻。

谁云纲常一日无,呜呼忠臣为君贞妇夫,凭轩涕泗声呜呜。

形式: 古风

开河待闸苦热

长江无六月,此语为谁传。

筠簟纱厨里,何人不可怜。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树成行更森爽。

画阁含风蘸水开,仙槎到海随潮长。

波摇云梦通具区,地接蓬莱与方丈。

何似黄尘千尺高,脱巾群饮总称豪。

银床玉井无由觅,赤脚层冰何处逃。

徒闻东郡泉千派,不济南湖水一篙。

临流欲渡还晞发,待看西岩吐新月。

万贯谁缠鹤背轻,一蓬自笑鸠巢拙。

人间合有清凉方,半捲湘帘坐超忽。

君不见陶潜酿秫,两疏赐金。罹此毒热,听我吴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