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许彦周宣教游岳彦周参机道者

一幅纱巾九节筇,翛然生计似庞公。

孤云野鹤登空去,万壑千岩堕笑中。

岣嵝晴披应独往,懒瓒醉卧与谁同。

遥知勘破痴禅老,想见临机面发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许彦周的宣教士游历衡山(岳)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以“一幅纱巾九节筇”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许彦周行旅中的简朴装扮和随性姿态,仿佛一位古代隐士,生活如同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公一般自在洒脱。

接着,“孤云野鹤”、“万壑千岩”等词语进一步渲染了许彦周游历山水间的逍遥景象,他如同云鹤般自由自在,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化为内心的欢笑。诗人通过“堕笑中”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许彦周在自然美景面前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岣嵝晴披应独往”一句,暗示了许彦周在晴朗的日子里独自前往岣嵝峰,展现了他的独立与勇敢。而“懒瓒醉卧与谁同”则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另一面——悠闲自得,甚至有些放浪形骸,与世无争,与他人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最后,“遥知勘破痴禅老,想见临机面发红”两句,表达了对许彦周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扬。诗人认为,许彦周已经洞察了人生的真谛,不再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他的内心充满了平静与智慧。同时,诗人也想象着许彦周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脸庞上泛起的红光,那是智慧与勇气的象征,也是对生命深刻理解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许彦周游历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参机道者的高度敬仰与赞美。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游南岳

天迥游丝百尺轻,水寒时觉縠纹生。

琢磨佳句输吾弟,文点春眠付老兄。

山寺独来无一事,竹轩相对有馀清。

永怀东院成千古,寂子难忘叔侄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彦周见寄二首(其一)

诗先春色附湘船,来与幽人结净缘。

句好空惊碧云合,韵高疑在白鸥前。

君应归诵陶彭泽,我亦南寻率子廉。

想见江头同握手,采茶时节雨馀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彦周见寄二首(其二)

归思啼禽日夜催,宝书临罢意徘徊。

榆钱满地买春去,岳色渡江排闼来。

行乐风光清梦晓,卧披烟雨曲屏开。

兴来敏速诗千首,落笔人惊挟怒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彦周借书

湘上清山爽气浮,开轩相对亦风流。

但工酣寝成疏懒,甚拙谋生太谬悠。

数笔江村供晚望,一蓑烟雨助诗愁。

借书知子能医国,有志常先天下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