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
这首宋词《南乡子·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图景,展现了词人独处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首句“户外井桐飘”,通过描绘井边梧桐叶的飘落,渲染出秋夜的萧瑟和凉意。"淡月疏星共寂寥"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以月明星稀的景象烘托出词人心中的孤独。
接下来,“恐怕霜寒初索被”表达了词人对深夜寒气的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温暖的渴望,暗示了他此刻的孤眠。“中宵”二字点明了时间,加深了夜的漫长和寒冷。"已觉秋声引雁高",通过秋声和高飞的大雁,寓言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大雁南飞,触动了他的离愁。
下片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罗带束纤腰”描绘了词人独自剪灯花、写字的情景,显示出他的闲暇与寂寥。"自剪灯花试彩毫"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也暗含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通过书信传递情感。最后,“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表达了词人期待信件寄出的心情,而“为问江头早晚潮”则借问江潮,流露出对归期的不确定和对水路交通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和对远方的深深思念。
不详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晨色动妆楼。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沈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秋气绕城闉。暮角寒鸦未掩门。
记得佳人冲雨别,吟分。别绪多于雨后云。
小棹碧溪津。恰似江南第一春。
应是采莲闲伴侣,相寻。收取莲心与旧人。
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自折长条拨燕巢。
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宝合分时果,金盘弄赐冰。晓来阶下按新声。
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露下天如水,风来夜气清。
娇羞不肯傍人行。扬下扇儿拍手、引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