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乡友

书生作计已差殊,况复真穷五技鼯。

空费寸阴酬急羽,还同斗米饱侏儒。

鸥盟正尔隔千里,鹤梦何曾到九衢。

茅屋春寒明月夜,梅花曾与寄声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书生的计划一开始就偏离了常规,更何况他真的陷入贫困,仅会五种技能。
白白浪费光阴去满足急切的需求,如同喂饱一个微小的人,只够填饱肚子。
鸥鸟的盟约仿佛远在千里之外,他的鹤之梦又怎能触及繁华的都市道路。
在寒冷的春天夜晚,明亮的月光下,他的茅屋中,梅花曾是他唯一的寄托,却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
差殊:偏离、不同寻常。
五技鼯:比喻仅有的几种技能。
寸阴:极短的时间,这里指光阴。
急羽:比喻急切的需求或期望。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比喻需求微小。
鸥盟:鸥鸟结伴的约定,象征自由和孤独。
九衢:都市中的大道,形容繁华之地。
茅屋:简陋的房屋。
梅花:象征高洁,也暗示诗人的孤独。
声无:无人理解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生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书生作计已差殊,况复真穷五技鼯"两句描绘了书生在为考试做准备时,已经感到困难重重,且所学的五种技能都未能精通,显得很是无奈和悲哀。"空费寸阴酬急羽,还同斗米饱侏儒"则写出了书生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但结果却如同用斗来盛米,杯水车薪,感叹自己的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

接下来的"鸥盟正尔隔千里,鹤梦何曾到九衢"通过对鸥鸟盟誓和鹤立枝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友情的怀念和渴望,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茅屋春寒明月夜,梅花曾与寄声无"则是诗人在清冷的春夜中,独自一人坐在草房里,对着明亮的月光,回忆起曾经和梅花共度时光,但如今却只能通过寂静的声音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凄美。诗人通过对书生生活的写照,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期待感。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山居(其一)

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

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

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山居(其三)

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说从前两耳嚣。

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

但得草茅休歇去,何如快活有新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山居(其四)

閒民亦幸乐清朝,蓑笠过从语不嚣。

倏忽岂能知混沌,玄冥颇亦识参寥。

年华鼎鼎分杯面,筋力时时借树腰。

月冷霜寒惊鹤帐,住山活计太萧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才老

藏拙欲分萝月阴,十年回首愧重临。

吾徒空倚横天剑,此老长閒布地金。

案有法华山寂寂,门无俗客竹深深。

瘦藤莫厌频来往,同社壶觞手自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