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子中兄自安仁遗书云:将以重九登高祝融峰。且有“借琼佩霞裾”之语,戏往一阕以解嘲

天壤茫茫,人心殊观,未免因欠思馀。

太山邱垤,同载一方舆。

那更长沙下湿,祝融峰、才比吾庐。

秋风冷,攀缘汗浃,应叹苦区区。

登高,聊尔耳,何须蜡屐,谁暇膏车。

默存处,清都宛在须臾。

笑约乘鸾羽客,窥倒景、拊掌崎岖。

归来把,萸囊菊盏,一为洗泥涂。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天地广阔,人心各异,难免因思考不足而有所差异。
泰山与小土堆,同样承载在同一个大地之上。
更何况在长沙低洼潮湿之地,祝融峰的峻峭也不亚于我的居所。
秋风吹来,登山艰辛,汗水淋漓,让人感叹生活的艰难。
登高只是随意之举,何必擦鞋乘车,谁有闲暇去准备这些。
默默静坐时,仿佛清虚仙境就在眼前。
笑着邀请仙人乘坐鸾鸟,一同欣赏倒映的美景,拍手称奇。
归来后,取出茱萸囊和菊花盏,清洗掉旅途中的尘土和疲惫。

注释

天壤:天地。
人心:人的内心。
欠思:思考不足。
太山:泰山,比喻高大。
邱垤:小土堆。
长沙:地名,此处可能指环境恶劣。
祝融峰: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可能指高峻的山峰。
蜡屐:擦亮的鞋子。
膏车:给车轴涂油,比喻准备出行。
清都:传说中的仙界。
乘鸾羽客:乘坐鸾鸟的仙人。
倒景:倒映的景象。
萸囊:装有茱萸的袋子,用于重阳节佩戴。
菊盏:菊花制成的酒杯。

鉴赏

这首宋词《满庭芳·子中兄自安仁遗书》是周必大写给友人子中兄的一首应答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登高祝融峰的调侃与祝福。词中首先描绘了天地广阔,人心各异的场景,暗示了人生观的多样性。接着,诗人将泰山与丘垤相提并论,意在说明即使身处低湿之地如长沙,祝融峰的峻岭也不输于自己的居所,展现了对友人登高壮志的肯定。

词中“秋风冷”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寒,也暗含了登高过程中的艰辛。诗人借此机会表达,登高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努力,但他认为这只是“聊尔耳”,即一种随意的行为,无需过于郑重其事。他戏言自己无需特意准备蜡屐或膏车,暗示友人不必过于在意物质准备,心境更重要。

“默存处,清都宛在须臾”一句,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使现实世界纷扰,心中的清净之地依然近在咫尺。诗人邀请友人一同乘坐仙鹤,欣赏倒影,享受登高带来的乐趣,寓意超越世俗的逍遥。

最后,诗人以“归来把,萸囊菊盏”结尾,祝愿友人登高归来后,能用茱萸和菊花的清雅来洗去尘世的疲惫,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词语言轻松幽默,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豁达风格。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一斛珠.次江西帅吴明可韵(其一)庚寅四月

山川迥别。赤城自古雄东越。钟英储秀簪绅列。

何事黄扉,殊未相黄发。如今衮职那容缺。

人心恰与天时合。看看孚号彤庭发。

初破天荒,留与后来说。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

才高句杰。飞黄却应鸾和节。新词聊卷波澜阔。

泉玉淙琤,犹不比清切。相逢未稳愁相别。

南园烟草南楼月。阳关西出重吹彻。

垂柳新栽,宁忍便攀折。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竹多翻障月,木老只啼乌。

形式: 押[虞]韵

句(其一)

八月分圆二十年。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