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

眼看狂澜倒百川,孤根漂荡水无边。

思家松菊荒三径,回首讴歌沸二天。

簿领沉迷催我老,春秋废格累公贤。

邻居屈指今谁在,一念伤心十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诗人以眼前壮阔的景象开篇,比喻社会动荡,个人如同孤舟飘摇,不知所终。"眼看狂澜倒百川"形象地描绘了局势的混乱,而"孤根漂荡水无边"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迷茫。

接着,诗人回忆起家乡的松菊和荒芜的小径,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思家松菊荒三径"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回首讴歌沸二天"则寓言了外界纷扰,难以静心。

诗中提到"簿领沉迷催我老",表达了官场事务繁重,使诗人感到岁月匆匆,自己日渐衰老。同时,他也感慨公事繁忙,影响了公正法则的执行,"春秋废格累公贤"暗指时政的失序。

最后,诗人感叹邻里之间的变化,曾经熟悉的人如今寥寥无几,"邻居屈指今谁在",并借此抒发十五年的沧桑感怀,"一念伤心十五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苏辙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游富阳普照寺

尘埃日已远,斗薮更无馀。

寺到逢门入,诗成信手书。

山深僧自乐,路远客终疏。

访尽前朝景,它年一告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子瞻赋雪二首(其二)

点缀偏工乱鹄鸦,淹留欲解恼船车。

乘春已觉矜馀力,骋巧时能作细花。

僵雁堕鸱谁得罪,败墙破壁若为家。

天公爱物遥怜汝,应是门前守夜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压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