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其四)

国典申旧章,同列美斯游。

斯游信云美,揆德实非俦。

才惭下国使,礼展同姓侯。

侯邦指南服,襟带冠炎陬。

陶陶首夏月,湛湛露斯浮。

朱华耀玉节,芳树引华辀。

南涉清淮岸,北顾大河流。

嘉会日以远,皇恩难可酬。

黾勉事行役,所虑为罍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使者出使淮藩时与同僚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淮藩风土人情的感慨。

首句“国典申旧章”,表明诗人遵循国家的传统礼仪,执行出使任务。接着“同列美斯游”表达了对这次出使之旅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这次旅行不仅美丽,更体现了道德上的高尚品质,与同行者皆非等闲之辈。

“斯游信云美,揆德实非俦”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旅行的美好和同行者的优秀品质。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次使命,但通过礼仪的展现,他以同姓诸侯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是一次难得的荣耀。

“侯邦指南服,襟带冠炎陬”描述了淮藩的位置和地理特征,它位于南方,如同指南针一般指引着方向,同时它在地理位置上连接着炎陬(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陶陶首夏月,湛湛露斯浮”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阳光明媚,露珠在草叶上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朱华耀玉节,芳树引华辀”则将焦点转向使者所携带的仪仗,红花映衬着玉制的符节,象征着尊贵与权威;同时,沿途的树木仿佛引领着使者前行,增添了旅途的生机与活力。

“南涉清淮岸,北顾大河流”展现了诗人出使的路线,从南向北穿越清淮河岸,回望北方的大河,暗示了行程的辽阔与壮丽。

“嘉会日以远,皇恩难可酬”表达了诗人对与同僚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

最后,“黾勉事行役,所虑为罍羞”表明诗人尽管努力完成公务,但心中仍忧虑着如何在离别之际给予同僚适当的尊重和礼物,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礼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出使淮藩的旅程,既展现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礼仪、友情和职责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芳曲

美人摇桂楫,容与清川湄。

搴芳欲谁待,将以遗佳期。

芳情讵消歇,芳华恐易衰。

望而不可见,零落空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既登济上楼还饮舟中对酒作

鲁酒白玉壶,齐讴紫罗襦。

持觞劝鲁叟,问尔何拘拘。

昔有独醒人,千载笑其愚。

屈原非吾党,公荣非我徒。

所以日对酒,弹弦间笙竽。

安得偕贺李,金鱼贸清酤。

斯人不可作,兹事宛如昨。

当时君不饮,今日谁为乐。

我来访古游,还登济上楼。

天光摇积水,城影落芳洲。

形式: 古风

济上

昔览山海图,所志在远游。

直由穷其源,匪为恣冥搜。

兹水何显伏,神理难与谋。

始犹穿王屋,末乃见陶丘。

贯河殊泱泱,合汶仍浏浏。

涸济昔有闻,入海道何由。

曰余忝嘉惠,访古增烦忧。

所忧非为济,淮泗未安流。

寄言行河使,禹功良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渡河

朝发钜野泽,夕济洪河流。

九流信渺渺,九曲良悠悠。

瓴注捣淮泗,箭溜齧徐州。

昆崙去几许,孟门犹未休。

汩日有馀浊,滔天无厌浮。

我行季夏月,北风何飕飕。

昔渡限无梁,今汎有方舟。

鸣橹顺洪涛,扬帆逐轻沤。

岸上谁家叟,伫立河之洲。

望而不得语,披发且行讴。

薪竹少暇日,堤防无良谋。

为我谢河伯,无为吾民忧。

川灌何足喜,云旗成漫游。

请从挟羿矢,宁假事屈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