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招提院静照堂

地胜堂新构,僧闲昼杜门。

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

客到空弹指,风来不动幡。

祗应常宴坐,对镜一无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地胜堂新建而成,僧人闲暇时紧闭门户。
无论是山林中的寂静,还是城市的喧嚣都不再吸引。
客人来访,僧人仅弹指示意,风起幡动也不为所动。
他常常静坐宴息,对着镜子默默无言。

注释

地胜堂:一个新建的堂舍。
新构:新建完成。
僧闲:僧人清闲。
昼杜门:白天关闭房门。
山林谁乐静:山林中谁享受宁静。
城市亦非喧:城市中也并非总是喧闹。
客到:有访客到来。
空弹指:仅以弹指回应。
风来不动幡:即使风吹过,佛幡也不摇摆。
祗应:只应,只须。
宴坐:静坐冥想。
一无言:默不作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寺庙景致,通过对比山林与城市的喧哑,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地胜堂新构”,直指一座新建的佛教殿堂,这里不仅是建筑物的更新,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接着“僧闲昼杜门”则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安静的午后守护寺门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诗中的“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是对比的手法,表明山林之所以能让人感到宁静,是因为那里没有城市中的人为喧哗。这里的“静”和“喧”,不仅指外界的声音,更隐喻着心灵深处的平静与躁动。

“客到空弹指,风来不动幡”则是对这份宁静进一步的刻画。即便有过往之客,也不过是在无声中弹指惊叹,而那飘拂而来的风,也不足以撼动寺庙中的幡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这里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祗应常宴坐,对镜一无言”,则是诗人对僧人的心境进行深入描绘。僧人常坐于静室之中,面对着镜子,却是一语不发。这不仅表明了内心的清净,也反映出一种超越语言文字,直接通达真理的心灵状态。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思想。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也表达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共同追求。

收录诗词(4)

李大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其七)晓

急催银漏。渐渐纱窗明欲透。点检花枝。

晓笛吹时几片飞。淡烟初破。仿佛夜来飞几朵。

浅粉馀香。晨起佳人带晓妆。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其一)残

香苞渐少。满地残英寒不扫。传语东君。

分付南枝桃李春。东风吹暖。南北枝头开烂熳。

一任飘吹。已占东风第一枝。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其一)总题

梅萼香嫩。雪里开时春粉润。雨蕊风枝。

暗与黄昏取次宜。日边月下。休问初开兼欲谢。

却最妖娆。不似群花春正娇。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其六)日

腾腾初照。半拆琼苞还似笑。莫近柔条。

只恐凝酥暖欲消。三竿已上。点缀胭脂红荡漾。

刚道宜寒。不似前村雪里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