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

手把玉芙蓉,青天骑白龙。

出入人间世,飞鸿蹋雪踪。

瑶草粲可拾,群峰森玉立。

璧月挂天南,离离星斗湿。

君昔在山时,玉韫山有辉。

因同白云出,更与白云归。

白云无定处,岂只山中住。

河汉共萦纡,经天复东注。

金华牧羊人,游戏不生嗔。

笑拂岩前石,行看海底尘。

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一语不投机,归欤宁再见。

士岂始隗乎,全赵匪相如。

项王疑亚父,竟尔龙为鱼。

扰扰何时已,百年聊寄耳。

良也报仇归,言从赤松子。

去山今几年,还山大学仙。

天台司马宅,云气近相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以豪迈之姿,手握玉芙蓉,驾驭着白龙,在人间与仙境间自由穿梭,留下如飞鸿踏雪般的足迹。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如瑶草的璀璨、群峰的挺拔、璧月的高悬以及星斗的湿润。诗人回忆起过去与白云相伴的日子,表达了对白云无常、飘忽不定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山中生活的怀念。

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如“士岂始隗乎,全赵匪相如”,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感慨。接着,诗人通过“项王疑亚父,竟尔龙为鱼”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权力斗争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最后,诗人以“扰扰何时已,百年聊寄耳”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无奈与对短暂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风格豪放而不失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玄文馆读书

真馆何沈沈,寥廓神明居。

阳庭肃宏敞,丹林郁扶疏。

眷言兹游息,脱屣荣利区。

檐榱初日丽,池台凉雨馀。

焚香破幽寂,饮水聊舒徐。

潜心观道妙,讽咏古人书。

怀澄神自怡,意惬理无虚。

谁云黄唐远,泊然天地初。

回首抚八荒,纷攘蚍蜉如。

愿从逍遥游,何许昆崙墟。

形式: 古风

题画赠岳道士

义兴岳道士,野鹤如长身。

我知弥明徒,不是侯喜伦。

结喉吟肩耸,铁脊霜髯新。

手中石棋子,头上漉酒巾。

久居离墨山,自谓无怀民。

丧乱不经意,松陵留十旬。

香云作舆卫,长松为主宾。

既滋数畦菊,复种二亩芹。

乐哉以忘死,道富宁忧贫。

为我具舟楫,相期桃花春。

形式: 古风

寻友人不遇

洲渚多落英,溯流寻远山。

轻舟载美酒,摇荡绿波间。

俯咏拾瑶草,遐思隘尘寰。

夤缘忽失遇,怅望遂空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苦雨行

孟秋苦雨稻禾死,天地晦冥龙怒嗔。

南邻老翁卧不起,漏屋湿薪愁杀人。

自云今年八十剩,力农一生兹始病。

两逢赤旱三遇水,租税何曾应王命。

吾今宁免身为鱼,死当其时良可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