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允诚赴教官之召

济南佐邑调秦中,再黜归来气转雄。

深雾拟藏山里豹,迅雷惊化壁间龙。

治安有荣陈天陛,道德无为出帝衷。

莫谓一经徒白首,皋比随地拂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在济南佐邑调整了秦中的旋律,再次被贬回后,我的气势反而变得更加雄壮。
浓雾似乎想要隐藏山中的豹子,迅疾的雷声惊动了壁间的龙形图案。
在安定的朝政中有荣耀,遵循道德无为的原则出自帝王的内心。
不要认为一生专注于经书只会白头,就像皋比(虎皮)随风轻拂,随时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注释

济南佐邑:诗人所在的地方。
秦中: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再黜:再次被贬官。
气转雄:气势变得更加强烈。
深雾:浓密的雾气。
山里豹:比喻隐士或有才之人。
壁间龙:可能指壁画上的龙,也可能象征皇帝的威严。
治安:国家的安定。
荣:荣耀。
陈天陛:陈于天子之庭,比喻显赫的地位。
道德无为:遵循道德而不过度干预。
一经:一生专注于某一学术。
徒白首:空有一生时光。
皋比:古代礼服上的虎皮饰物,象征学问和地位。
春风:比喻美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所作的《送王允诚赴教官之召》,表达了对友人王允诚被召回京城担任教官职务的祝贺与期许。首句“济南佐邑调秦中”描绘了王允诚从地方调任京城的情景,暗示其仕途的转变。次句“再黜归来气转雄”则赞扬他在经历挫折后,精神更加饱满,显示出坚韧不屈的气概。

第三、四句“深雾拟藏山里豹,迅雷惊化壁间龙”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深藏不露的豹子和壁间的蛟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潜藏的才智和一旦释放的惊人力量。第五句“治安有荣陈天陛”祝愿他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中获得荣耀,第六句“道德无为出帝衷”则寄寓了对王允诚以德治政、顺应天意的期望。

最后两句“莫谓一经徒白首,皋比随地拂春风”劝诫友人不必因年纪增长而忧虑,只要才华横溢,必能在春风中施展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激励和祝福之意。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贽王容溪

劲竹持高节,馀花表晚香。

一瓢颜子巷,六籍郑公乡。

后学师圭行,先天发宝藏。

空携经世具,独立暮山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贽杨子裕中丞

堂堂四世三公后,今日乘骢出案临。

坐上即时闻减乐,袖中虽暮不怀金。

官民乘访皆公论,狱卒平成有恕心。

古柏台边霜气冽,肯分春意到寒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邮宝应道中

长淮昔战争,废地少人耕。

野壁三家市,官亭十里程。

田夫时识字,水鸟不知名。

薄暮宿何处,孤云又一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偶题(其二)

旋沽腊醑供园菜,小簇春盘撷土蔬。

老子兴来犹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

远书每劝加餐食,新学多承问起居。

大息吾年馀几耳,閒愁不乐复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