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子西

自余友君子,寒暑仅三易。

始见欢如故,再遇契逾昔。

周旋尚无几,款眷良已积。

常恐人事乖,及兹果离析。

枉驾就我别,执袂城南陌。

举觞忘献酬,坐客皆悽恻。

爱深悲不浅,辞尽意何极。

霄汉子奋飞,山林余偃息。

出处苟同心,楚越非异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赠李子西》。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李子西的深厚情谊以及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自余友君子,寒暑仅三易。”点出与友人相交的时间之长,仅以三年的更迭来概括,可见其深厚的情谊。接着“始见欢如故,再遇契逾昔。”描述了初次相见的欢愉和再次重逢时情感的加深,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周旋尚无几,款眷良已积。”表明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彼此之间的关怀与了解已经积累深厚。“常恐人事乖,及兹果离析。”表达了对可能发生的分离的担忧与恐惧。

“枉驾就我别,执袂城南陌。”写出了友人特意前来与自己告别的情景,表现了深厚的友谊。“举觞忘献酬,坐客皆悽恻。”描述了宴会上大家因即将分别而感到的悲伤与不舍。

“爱深悲不浅,辞尽意何极。”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哀伤,即使话语尽了,心中的情感却无法完全表达。“霄汉子奋飞,山林余偃息。”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离开比作高飞的鸟儿,自己则如同在山林中休息的动物,形象地描绘了分别后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出处苟同心,楚越非异域。”总结了友情的真谛在于心意相通,无论身处何方,心的距离不会改变,强调了友情超越地域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永恒不变的信念。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林汝雨提学岭南

圣人久不作,命世岂无人。

贤哉白沙翁,崛起南海滨。

研几见智崇,固穷占道醇。

吁嗟百年后,斯人不可闻。

儒林实渊源,庶官非等伦。

君虽旧史氏,选择典斯文。

番禺名都会,多士何彬彬。

之子允师表,先正有遗尘。

千仞独高逝,九渊终自珍。

出处苟不审,性命谅奚云。

衰俗日陵夷,我怀难具陈。

风声系先倡,典刑期再新。

嘉会亟增脩,江门堪问津。

赠言同心友,景行良可遵。

形式: 古风

日暮

日暮坐东轩,直望西山曲。

白云蔼蔼至,雨我窗前竹。

兹晨惮隆暑,披衣废朝沐。

徙倚乘夕凉,清风散炎燠。

大象干流行,变化一何速。

日新谅无取,年长秪多辱。

古人善补过,嗟尔当自勖。

形式: 古风

寄穆玄庵

昔游西海上,明月落吾手。

欲访识珠人,惟有玄庵叟。

山川阻且长,望望空搔首。

由来稀世宝,知者故希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孔汝锡

河清非难俟,鸣鸟亦易闻。

伤哉独立者,异代无同群。

调钟欲谁须,献玉秪自勤。

士为知己死,古人岂徒云。

我生信多幸,激赏遇夫君。

清襟似渊彻,妙论若兰薰。

寂灭契玄理,英华包艺文。

方欣暂晤对,遽怆远乖分。

迢迢长安日,杳杳大梁云。

预愁梦中路,举目空氤氲。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