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乍隐文章情更逸,久闲经济术翻多。

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摘下朝冠换上钓鱼蓑衣,最近名声和行踪更加显赫。
吉祥的麒麟虽然避开罗网藏于山野,但凤凰仍会口衔书信来到藤萝丛中。
突然隐居,文采更显飘逸;长久清闲,治国经世之策反而更多。
我深感惭愧,未能实现他人的期望,如今困于尘世,又能如何呢。

注释

朝簪:朝代官员所戴的官帽。
钓蓑:钓鱼时穿的蓑衣,象征隐居生活。
声迹:名声和行踪。
巍峨:显赫,高大。
祥麟:吉祥的麒麟,象征尊贵。
避网:躲避罗网,隐居之意。
薜萝:薜荔和女萝,野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文章:指诗文才华。
逸:超脱,飘逸。
经济:治国经邦的才能。
翻多:反而增多,此处指思考更多。
吹嘘力:他人的期望或推荐之力。
困风埃:困于尘世,艰难处境。
奈何:无可奈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昭象的作品,名为《寄呈山中顾公员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抱负的无奈,以及对于知识分子在世俗纷争中的处境所持的态度。

首句“抽却朝簪著钓蓑”,意指脱下官帽,抛弃仕途生活,选择归隐山林。这里的“钓蓑”是一种用以捕鱼的工具,比喻诗人愿意过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近来声迹转巍峨”,表达了诗人的名声逐渐远离尘嚣,变得高洁而不为世俗所知。"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则是比喻,即使是在偏僻的山林之中,有如祥瑞的麒麟和神圣的凤凰一样,仍能通过书信等方式传递智慧和文化。

诗人接着写道“乍隐文章情更逸”,表明自己隐藏于世,专注于文学创作,心境更加豁达。"久闲经济术翻多"则显示了诗人在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中,对治国理政之术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深惭未副吹嘘力,竟困风埃争奈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未能以才华辅佐时主、施展抱负的自责,以及面对世事纷扰所感到的无奈与悲哀。"风埃"指的是尘世的喧嚣和污浊,诗人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发挥,只能徒增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仕途生涯,抒情寄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情感,以及他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9)

李昭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杜荀鹤及第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

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顾正字溪居

高敞吟轩近钓湾,尘中来似出人间。

若教明月休生桂,应得危时共掩关。

春酒夜棋难放客,短篱疏竹不遮山。

莫誇恬淡胜荣禄,雁引行高未许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

形式: 押[庚]韵

戏酬张鲁封

秋浦亚卿颜叔子,谯都中宪老桑门。

如今柳巷通车马,唯恐他时立棘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