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苏秦受业》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对比苏秦在传授学问时的两种不同方式,表达了对道义与实用并重教育理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道义悠悠贯古今”,开篇即点明了道义作为人类行为准则的永恒性,它跨越时空,贯穿历史与未来。接着,“当时讲授意精深”则描绘了苏秦在传授知识时的深厚用心,强调了教育者在传授学问时应具备的深度和广度。
然而,诗中紧接着提出疑问:“如何只用权谋术,不说经纶济世心。”这里通过对比,揭示了一种仅注重技巧和手段而忽视根本目的的教育倾向。权谋术指的是权术和策略,而经纶济世心则是指治理国家、造福社会的远大志向。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批评了只教人如何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和竞争,而忽视了培养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和意愿。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提醒人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而应将道义与实用相结合,培养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