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文同的作品,名为《送张朴翁归盩厔(其一)》。从艺术构思上看,这首诗既是一种情感寄托,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超然态度。“一觉”指的是从睡梦中醒来,象征着对现实的摆脱和超越;“落天梦”则是说这个梦境与世俗相隔绝,不受尘世之累;“遂吟招隐诗”则表明在这种心境下,诗人自然而然地吟咏起了引导人们向往隐逸生活的诗句。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与蜕变的情景。“携家异乡去”表达的是带着家眷远行他乡的场景,而“变服散人为”则暗示了诗中人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不得不改变外在的形象和身份,以达到融入新环境的目的。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郿坞”指的是山名,而“云开后”则是说在山坞之巅,云雾散去之后呈现出一片清新之景;“圭峰月上时”则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圭峰所展现出的壮丽景象。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清秋”是指天气凉爽、万物收获的季节;“此高兴”则是说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感受到了难以言说的愉悦和满足;“琴酒问同谁”则是在这种心境下,诗人想要与之共享这一份美好的人,是哪位知音?这里的“琴酒”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
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二子共赍刀,翩翩去意豪。
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
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
须知本鸿鹄,终不在蓬蒿。
曾歌出塞愁,又遣使西州。
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
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
归对延和殿,从容问讲求。
吾友野夫官满归,峡中风物正春时。
莫因道路起长叹,且对江山吟好诗。
异日滑台君若到,寄言别乘我相思。
声名已重更论底,但引冰堂金屈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