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追俗情易合,玩奇当企尔。
柴桑彼何者,高唱屡在此。
县令不俛眉,吾又悲扬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对陶渊明诗歌的续作,体现了对陶渊明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追俗情易合,玩奇当企尔”,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诗歌中既有世俗情感的贴近,又有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接着,“柴桑彼何者,高唱屡在此”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乡和名篇《归去来兮辞》中的意象,强调了陶渊明作品中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县令不俛眉,吾又悲扬子”则可能暗含对现实官场的不满与对陶渊明选择归隐的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陶渊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通过对比和引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州县徒劳人,著作非所务。
道殊岂自强,气直已多迕。
屡招遂长往,归欤彼何暮。
昔在八州牧,功业济衰晋。
吾闻贤者后,鲜不祚休运。
如何竟廖廓,天道盖难问。
孟尝实超迈,举世少其并。
风流自有钟,若士复孤迥。
祖述酒中趣,乃知外家性。
吾今乞食士,因咏乞食诗。
谅无乞食怨,复想乞食时。
贫贱自古然,岂愧世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