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雨作

荡涤骄阳势已回,遍流和气入根荄。

檐间点急侵灯落,枕底声高带雁来。

永夜故留人不寐,轻寒未放菊全开。

明年麦价应如土,安用登高把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李昭玘的《九月八日雨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后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荡涤骄阳势已回,遍流和气入根荄”,开篇即以“荡涤”二字描绘出雨后阳光被洗净的景象,暗示着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秋意渐浓。接着,“遍流和气入根荄”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与和煦,仿佛连大地的根荄都沐浴在了这和暖的气息之中,预示着万物即将迎来新的生机。

颔联“檐间点急侵灯落,枕底声高带雁来”,通过“点急”与“声高”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雨滴敲打屋檐与雁鸣交织的场景。雨滴落在檐下,似乎有意无意地扰乱了室内灯光,而远处雁群的叫声,则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为宁静的秋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远方的期待。

颈联“永夜故留人不寐,轻寒未放菊全开”,将视角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在漫长的夜晚,雨后的清凉并未让人沉睡,反而激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同时,轻寒未至,菊花尚未完全绽放,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还未完全展现的期待。

尾联“明年麦价应如土,安用登高把酒杯”,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感慨。诗人想象着来年丰收的景象,麦价低廉,人们无需为生计担忧,因此无须再登高饮酒以庆祝丰收,表达了对和平、富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雨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园偶成二首(其一)

游宦归来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

以贫为乐漫喜酒,与世无求非绝交。

倚杖静闻风过竹,枕书閒看燕争巢。

却怜多事扬夫子,更为玄文作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北园偶成二首(其二)

酒昏便书榻,诗瘦怯寒菹。

志大怀千驷,功高忆五湖。

□□□□□,□□□□□。

何如一杯粥,晴日照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送春

终日无人昼掩扉,绿阴庭草自相依。

轻寒晓觉池台静,半夜春随风雨归。

恰似旧游莺独语,略无馀恨燕争飞。

飘零不解东君意,却放杨花乱扑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有客携扇欲予题字因以一绝答之

平生自笑书成癖,运墨圆毫日几回。

六角招人聊一戏,区区老媪复能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