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梅花五鼓城头角,吹向愁人枕前落。

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

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

雨脚强,鬓毛弱,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五更时分,城头传来梅花的角声,直入愁人心头,飘落在枕边。
一声响起,心惊胆战,再无安宁;两三声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天亮后起身,四周墙壁仿佛成了邻居,屋檐外秋雨滴滴答答不断。
雨点沉重,岁月催人老,每一滴都可能让白发增添几根,哪怕赤松仙人也会因此苍老。

注释

五鼓:古代计时法,指五更天,即凌晨三点到五点。
愁人:心情忧郁、烦恼的人。
心胆碎无馀:形容极度惊恐或悲伤,心神俱碎。
檐外:房屋的屋檐外面。
雨脚:形容雨滴连续不断地落下。
鬓毛弱:形容人的头发稀疏,暗示衰老。
若为:相当于‘如何’,表示疑问。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名,此处借指长寿之人。
老却:形容变得衰老。

鉴赏

这首宋诗《秋雨》是陈藻所作,以梅花五更时分的城头角声作为引子,描绘了秋雨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愁苦。首句“梅花五鼓城头角”营造出黎明前的寂静与紧张气氛,角声如梅花般在夜色中飘落,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接着,“吹向愁人枕前落”直接表达了愁绪随着角声入梦,使得梦境都充满了哀愁。

“一声心胆碎无馀,三声两声那更作”通过角声的连续响起,强化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无法言表的悲痛。天明后,诗人起身独对墙壁,檐外秋雨绵绵,“檐外垂垂秋雨脚”形象地刻画了阴冷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和无奈的情绪。

“雨脚强,鬓毛弱”运用对比,写出了秋雨的冷酷无情与诗人身体的衰弱,暗示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最后两句“若为一滴白几茎,纵使赤松犹老却”,以白发的增加象征时光的无情,即使像赤松那样长寿,也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和角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沧桑的深深愁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子永为令郎醮妇

咿呀喝担礼筵开,无物聊堪表下怀。

天遣腐儒人事省,三冬不放一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贺丘子从迁居

老夫昨者亦迁居,只是他人借屋庐。

道义交亲无挂碍,妻孥虑远自嗟吁。

乃翁能殖千金去,令子均分甲第馀。

醉卧市心年月久,南桥依旧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贺丘焕翁南归

三十年前八桂归,西江船上每吟诗。

乃翁收拾传尤切,令子经从是果非。

渡海却休贤季路,论文想胜谒罗池。

此行况有如皋雉,药裹抛来自画眉。

形式: 七言律诗

贺仲雨斗门

濯锦江边唱绝强,孤青和者亦夔襄。

历年虽久地相远,在寝岂止升渠堂。

纵能帖石防颓岸,随寓幽居供赏玩。

何如是处斗门雄,莆壤万农生赞叹。

庄周笑我机械深,夏王见我须赏音。

莫道白头犹未遇,等劳一片活人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