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衡州旅舍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湘江边的秋日景象。首句“兰桡何处等闲开”,以兰花装饰的船儿随意启航,暗示了旅途的闲适与江面的宁静。次句“石鼓旃檀回雁回”,通过石鼓和旃檀香的气息,以及回雁南飞的意象,营造出浓厚的异域风情。
“秋蚤三湘蜂瘦出”写的是秋天蜜蜂在湘江流域忙碌采蜜,但因天气转凉,显得格外瘦弱,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物的生存状态。“雨余百粤涨肥来”则描绘雨后湘江水位上涨,呈现出丰盈的景象,与上句蜜蜂的瘦弱形成对比。
“过江远看婵娟竹”,诗人远眺江对岸,竹林如美女般秀美,形象生动。“扪字闲桃绣蚀苔”一句,借触摸刻有文字的桃树,暗示时光流转,岁月侵蚀,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就使残生归不得,一茅应傍祝融堆”,表达了诗人即使无法回归故乡,也希望能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归宿,哪怕是一间简陋的小屋,也愿意依傍在祝融峰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乡土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