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十月十六日恭送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隆恩殿告祭还京悲慕如疑呼抢欲绝途次敬成长律以志深痛(其三)

枫叶初丹槲叶黄,当前触目助悲伤。

䁀湖冉冉寒空静,芦殿凄凄夜月凉。

忆断白云还杳渺,望穷碧落转苍茫。

悲怀长此增沈痛,忍别山陵路阻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先父梓宫至泰陵,安放于隆恩殿后返回京城途中所感的哀伤之情。枫叶初红,槲叶泛黄,眼前之景触目皆是哀愁。湖面轻波,寒空宁静,夜月之下,芦苇摇曳,更添凄凉。白云飘渺,碧落苍茫,回忆与现实交织,悲痛难抑。诗人表达了对先父的深切怀念和哀悼,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辰十月十六日恭送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隆恩殿告祭还京悲慕如疑呼抢欲绝途次敬成长律以志深痛(其四)

虽是元宫未闭时,可堪无处睹床帷。

郁葱峦岫千灵护,飒沓松楸万籁吹。

仙驭渐离心未远,归鞍将去意多迟。

言旋正值称觞日,空向慈容献寿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月二十五日得雪

同云四野望漫漫,瑞雪霏微失远峦。

麦陇乍欣占稔岁,茅檐还虑怨祁寒。

飘飖柳岸飞轻絮,点缀梅村剪薄纨。

最是上林饶景色,小春时节玉花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冬至南郊

黄钟应律肇干祥,喜见天心复一阳。

子夜灰飞旋淑气,泰坛日丽散晴光。

明禋盛礼稽三代,御世鸿猷愧百王。

祗祝精诚通帝载,眷予寰海乐仓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秋山行旅图

疏林叶落羊肠绕,凄凉旅况燕山道。

马蹄踏月人影斜,炊烟未散霜花晓。

世人名利纷劳劳,空教惊起栖枝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