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

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

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

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

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

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

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图景,通过夏峰老人与刘考功的交往,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志趣。诗中以夏峰老人的双眸空洞开篇,暗示其内心世界的深邃与超脱,只与刘考功相交,可见两人情谊之深。长安的字句与尺素信件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世俗的束缚,后者则是心灵的自由与坦诚。

老人每日读书数行,以此报答苍穹,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对刘考功的评价则充满了赞赏与期待,认为他不仅不是韩非子那样的法家,也不是富商大贾,而是真正的英雄。在炎热的夏日,老屋内却清风徐来,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老人的书法刚劲有力,却又不失女性般的柔美,仿佛要处处展现其锋芒。

诗中还借用了“良马识途”、“苍鹰愿击”等典故,比喻刘考功如同良驹善识道路,苍鹰渴望展翅高飞,表达了对他的期许与赞美。面对世事的变迁,诗中发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像古代的隐士一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与价值。回忆起刘考功昔日与老农共隐,散尽家财,决心在深山中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决绝与勇气令人敬佩。

最后,诗人期待着刘考功未来能有所作为,为社会带来改变,并询问他未来的归宿,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共同目标的憧憬。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颂扬,也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5)

汪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澹公

出世翻多事,生平竟若何?

批鳞真给谏,托钵是头陀。

老骥当风立,冥鸿踏雪过。

总无虚岁月,何用补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欢喜亭同玉明上人观云海

山与云俱没,凭高安所望?

人初入混沌,天不改青苍。

抚掌通樵路,飞棉变客装。

松风响何处,涧水下鄱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香炉峰

奇峰真拔地,一镂正当门。

天近无栖鸟,藤枯有挂猿。

白云浮暮霭,紫气隐朝暾。

铁屋何年构,风雷万古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黯淡滩

滩急不闻呼,千军转辘轳。

神工较分寸,鬼伯待须臾。

曲折凭孤棹,安危仗一夫。

会看浮万斛,大海射天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