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

南海吴生有道士,先世曾为柱下史。

独遗清白与子孙,牙签万轴廉吏门。

岂徒德业嗣前人,文章顷刻成千言。

兴酣画笔犹天然,常将墨汁写青莲。

造化在指神立臂,以意作画谁能传。

去冬裂绢作长幅,寄我江边小茅屋。

江风吹动江水来,宛如花叶纷相触。

又如四壁生幽香,丛蝶群蜂费翱翔。

绿头鸭子上壁隐,欲上不上殊踉跄。

偶将往事閒相忆,我昔种莲村之侧。

刳木为舟六尺长,朝朝采莲到日昃。

晚来鼓腹卧南窗,香风徐徐生两腋。

茆檐酌酒日三杯,莲实作饭当黍稷。

世间理乱总不闻,有名不许时人识。

转盼星霜三十年,欲求此景安可得。

跣足蓬头都市行,白日惨惨几无色。

我今坐对吴生墨,香气袭人翠滴滴,仿佛当年事艺植。

吴生吴生自非神手谁能画,因之永悬在高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名为《吴仲书寄惠墨莲歌以答之》。诗中描绘了吴仲书赠予的墨莲画作,以及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深感慨。

诗开篇即点出吴仲书的身世背景,他作为道士,先祖曾为官,留下清白家风与丰富藏书。接着,诗人赞叹吴仲书不仅品德高尚,且才华横溢,能文善画,顷刻间文章千言,画作亦能生动传神,如同活物般栩栩如生。

诗中特别提到吴仲书所绘之墨莲,其画技之高超,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江风拂面,莲叶相触的自然景象,甚至能闻到莲花的幽香,看到绿头鸭子在莲叶间蹒跚行走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吴仲书画作的生动与逼真。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已年过半百,但还能通过吴仲书的画作,回忆起往昔种莲的生活,那种无忧无虑、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如今只能在画中寻觅。诗人在赞美吴仲书画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吴仲书画作的细致描绘和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胡云仲归豫章

忆君为新婚,我是执柯人。

君年方二十,我乃仅三旬。

义气干云霄,力断东海潮。

冯邓小功名,郭李殊寥寥。

可怜岁月去如驶,数茎白发鬓边起。

君年亦强壮,居然抱三子。

言念匡庐好,携家归故里。

匡庐之瀑数千丈,空中日照虹霓似。

羡君有兄能赋诗,亦能斗酒浇块垒。

河梁此日送君行,我亦扁舟向旧京。

人生豪气久当尽,谁知老骥槽中鸣。

请君兄弟上匡庐,望我负剑东南征。

形式: 古风

郊居(其一)

郊居八九月,殊自称人情。

曲巷通秋水,平台对古城。

白云停昼影,黄菊发霜英。

况有同心者,无言到二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郊居(其二)

独向阶前立,凉风吹素襟。

花开如有约,鹤去似无心。

出海帆过港,经山雨入林。

柴门长自掩,饮酒复弹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郊居(其三)

小楼对山寺,石路隔垂萝。

野鸟过城少,閒情出郭多。

家贫慎出处,学浅叹蹉跎。

爝火光犹近,谁为白石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