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之瑞

送子京师去,宣文阁下行。

温然文翰质,藉甚典书名。

苜蓿朝餐薄,梅花夜梦清。

授经双白璧,珍重淑诸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送董之瑞》表达了对友人董之瑞前往京师任职的深情厚意。首联“送子京师去,宣文阁下行”点出送别的场景,暗示董之瑞将进入重要的宣文阁任职,显示出对他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温然文翰质”赞美董之瑞温和而才情出众,他的文章品质优良。“藉甚典书名”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在学术界的声望。这两句描绘了董之瑞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声誉。

“苜蓿朝餐薄,梅花夜梦清”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表达了对董之瑞在京师清苦生活的关心,以及希望他能保持高洁的情操,如同梅花般清雅。

尾联“授经双白璧,珍重淑诸生”以珍贵的白璧比喻董之瑞的教学之重,寓意他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对学生们的关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董之瑞教书育人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鼓励,又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董之瑞未来仕途的祝愿。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得家书书怀

书喜新秋至,人从故里来。

忧心烦老母,疮苦念婴孩。

白发都门柳,清心庾岭梅。

微名万里别,时序复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北高峰

重寻六桥路,再上北高峰。

俯见海潮立,遥怜秋雨空。

绝壁出危搆,乔林殷暮钟。

披图一怀旧,杖屦何时同。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金孟章(其一)

遥瞻鹤驾驻河东,海峤无由达寸忠。

宗社百年恢盛业,君臣千载庆奇逢。

陇云簇仗旌旂晓,山雨清营草木风。

南北共朝氛祲息,问安趋觐大明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金孟章(其二)

子行快意涉沧溟,六合薰风似砥平。

笔下藻词华濯锦,袖中龙剑影含精。

十年旅食同忧患,万里供输独远程。

赖有江山容老病,一尊临别若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