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超脱与豁达。其中,“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表明诗人对贫穷和低微的地位持有一种接纳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平凡和低下的境遇。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则表达了对待名节的看法,认为不必刻意去追求那些轰轰烈烈、世人瞩目的奇特节操,只需顺其自然地做好自己,就如同时光一般,无声无息却让人敬仰。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顺应和自然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平凡生活的肯定和对名节的淡然,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哲学思考。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忽见牙郎态,吁嗟悔失身。
不虞小婢子,曾是柳家人。
巧历虽千岁,先知一日差。
未能下算子,亦道是占家。
左氏讥怀璧,杨公却袖金。
安知机巧者,藏得叵罗深。
尽识蔘无毒,明知堇有灾。
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