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翠涛砚

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

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米芾砚山徒自惜,此砚颠应未曾见。

我初避乱失神物,玉蟾滴泪空悽恋。

珠还合浦乃有时,洗涤摩挲冰玉姿。

书舟轻迅逐凫鹥,喜出火宅临清漪。

松雪磨香淬毛锥,天影江波□碧滋,一咏新诗开我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赋翠涛砚》。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翠涛砚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人首先提到岳翁曾珍藏翠涛石,而他现在则珍视翠涛砚。接着,诗人对翠涛砚的质地和形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这里的“沄沄”形容水流的汹涌,“縠纹”则是指水面上形成的细小波纹,形象地描绘了砚面的纹理之美。“云章龙文”则暗示了砚上可能雕刻有云彩和龙的图案,增添了神秘与华贵之感。

接下来,诗人将翠涛砚与米芾的砚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翠涛砚独特之处的赞赏:“米芾砚山徒自惜,此砚颠应未曾见。”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其砚山砚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工艺闻名,但诗人认为翠涛砚的颠峰状态是前所未有的。

诗人回忆起自己在避乱时失去了这件珍宝,心中充满了哀伤:“我初避乱失神物,玉蟾滴泪空悽恋。”“玉蟾”在这里象征月亮,诗人将其比作哭泣的玉兔,表达了失去珍爱之物的痛苦心情。

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通过“珠还合浦乃有时,洗涤摩挲冰玉姿”表达了重新获得珍宝的喜悦与珍惜。这里引用了“珠还合浦”的典故,比喻失而复得的喜悦。诗人通过“洗涤摩挲”来表达对翠涛砚的精心呵护,使其如同冰玉般光洁。

最后,诗人以“书舟轻迅逐凫鹥,喜出火宅临清漪”描绘了使用翠涛砚书写时的愉悦心情,仿佛乘着轻快的小船,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航行。这里的“书舟”象征书写的过程,“凫鹥”则是水鸟,暗示了诗人在书写时的轻松与自在。

“松雪磨香淬毛锥,天影江波□碧滋”则进一步展现了使用翠涛砚书写时的美妙体验。诗人将墨汁比作松雪,毛锥(即毛笔)在砚上磨砺时散发出香气,仿佛天空倒映在江波中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翠涛砚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题张德常良常草堂

翠壁邻丹灶,青枫背草堂。

琴书聊卒岁,麋鹿自成行。

涧水流杯滑,飞花入座香。

能无问津者,及此系舟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善权洞

来窥善权洞,一上李公楼。

水玦岩前引,云旌松际浮。

然灯长不夜,垂钓只虚舟。

欲读吴朝刻,真成冒雪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云槎轩

已比沟中断,空思海上浮。

随云秋汎汎,贯月夜悠悠。

无路通河汉,凭谁问女牛?

漂摇非有待,吾道付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公远

霜叶落欲尽,晚山看更青。

蹑将沙际屐,坐久水边亭。

俯仰已如梦,漂摇同泛萍。

稻粱非所恋,黄鹄思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