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沙门岛时的壮志豪情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立占沧溟碧玉簪”以碧玉簪比喻岛屿,形象地展现了岛屿的碧绿与挺拔,暗示了诗人的坚韧不拔。接着,“蜃楼高过百花岩”运用夸张手法,将蜃楼的高度与百花岩相比较,突出了蜃楼的壮观,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理想追求超越常人。
“兴来落笔才无敌”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上的才华横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挥洒自如,无人能及。“老去从戎力尚堪”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年岁已高,仍怀有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体现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诗卷长年留海内,梦魂清夜绕江南”两句,一方面说明了诗人的作品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另一方面,通过“梦魂清夜绕江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
最后,“纶音早晚需前席,日望登莱使者骖”表达了诗人期待朝廷能够听到他的声音,给予他应有的重视和任用,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期待。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