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涣中司空隐居图

放光山下结茅庐,光照山人夜读书。

童子抱琴随白鹤,邻翁看竹借篮舆。

门前秋叶从风扫,屋后春田带雨锄。

自笑天涯倦游客,十年未有一廛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题刘涣中司空隐居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放光山下结茅庐”点明了主人公在山间幽静处建起了简陋的住所,夜晚仍有读书之乐。次句“光照山人夜读书”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清寂生活的享受。

“童子抱琴随白鹤”展现了田园诗意的场景,童子与仙鹤相伴,暗示着主人家居住环境的超凡脱俗。而“邻翁看竹借篮舆”则描绘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邻居愿意借竹篮给主人,体现了乡亲们的淳朴与友善。

“门前秋叶从风扫,屋后春田带雨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四季变换中的农耕生活,反映出隐居者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最后,“自笑天涯倦游客,十年未有一廛居”诗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安居乐业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多年漂泊生涯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隐居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高邮城楼晚望

城上高楼瞰大湖,城头画角晚呜呜。

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

隔水人家种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

短衣疋马非无事,拟向烟波学钓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丞相出猎

将军一战山河定,云汉昭回玉树高。

柳外解鞍春洗马,月中飞箭夜鸣雕。

呼鹰走狗清时乐,斩将搴旗旧日劳。

白面内官催赐酒,汉庭不数霍嫖姚。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王御史入京

骢马风烟蓟北台,玉郎独上向蓬莱。

江湖水落鱼龙蛰,天地秋高鸿雁来。

北渚芙蓉风淡荡,西宫杨柳月徘徊。

此行正及天申日,应上尧年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偕廉公亮游钟山

十里松风吹酒醒,马头云气碧层层。

空山落叶时闻雨,古塔疏林夜上灯。

胜地几逢今日会,旧游却忆向年曾。

知君五老峰前去,应有新诗寄病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