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西寮众老郎请赞

霜严气烈,山空月明。涵养有得,刬削不平。

拈起则佛祖不识,放下也草木争荣。

挨到凌霄八十四,谁知名重九重城。

形式: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霜冻严寒,月光皎洁,映照在空旷的山间,显得寂静而深远。诗人通过“涵养有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认为万物都在默默积累和生长,即使面临削平的挑战,也能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的“拈起则佛祖不识,放下也草木争荣”,运用了禅宗的意象,暗示了修行者的心境——超脱世俗,物我两忘,连佛祖也无法辨识其境界,而放下执着后,连草木都能因他的心境而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挨到凌霄八十四,谁知名重九重城”,寓意着诗人虽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如同攀登山峰直至八十四岁高龄,无人能及。他的声名甚至超越了世俗的层级,如同九重城池般深沉厚重。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牧童

烟暖溪头草正肥,尽教牛饱卧晴曦。

捲桐又入深深坞,吹尽春风不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试剑石

云骨深埋草莽中,竟传秦王试灵锋。

旧痕尚带春苔绿,一罅能生偃草风。

形式: 七言绝句

衍巩珙三禅德之国清

谁知三隐寂寥中,因话寻盟别鹫峰。

相送当门有脩竹,为君叶叶起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赵王访赵州州不下禅床图赞

坚不刚,柔不弱。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来不下床,高风千古为标格。

形式: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