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淮南已仙去,桂树郁青青。
五马贤声望,三丞旧典刑。
邦人多感叹,诸老半凋零。
何日持鸡酒,伤心请葬铭。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深切的情感。"淮南已仙去"一句开篇,即点明故人早已辞世而去,留下的是空寂的桂树依旧郁郁青青,这里的“桂树”可能象征着逝者高洁的品格或是对逝者的某种纪念。紧接着,“五马贤声望,三丞旧典刑”两句,则是说故人生前曾在官场上颇有名声,如今虽已去世,但留下的法典和德行仍被人们所怀念。
接下来的“邦人多感叹,诸老半凋零”表达了故人的离去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普遍的哀伤和怀念之情,"诸老"可能指的是与逝者有交往的长者们,他们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凋零。最后两句“何日持鸡酒,伤心请葬铭”,则是诗人对故人的哀求,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刻,用简单的祭品(鸡酒)来为逝者立碑留念,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悲痛。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远而又沉醉的情感。诗人以一种低回而哀婉的声音,诉说着对于逝者不可磨灭的记忆与情谊。这不仅是一首挽歌,更是对逝者精神遗产的一种缅怀和传承。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世以千金重,谁能学隐君。
一门名似雨,满座客如云。
志愿生无憾,声华死有闻。
韩碑照原草,含笑有斯文。
结屋南陵三十秋,田园旧隐隔江流。
鄜州避乱杜工部,下泽乘车马少游。
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
长淮清野难归玉,魂魄犹应恋故丘。
凛凛千军笔,堂堂一面威。
荆流春浪涌,峡树莫云飞。
素壁琴犹在,中桥鹤不归。
剑亭遗迹古,丰石照山辉。
倾盖岁年晚,相知江海深。
春天思北树,夜雨话西林。
五岭生前梦,中原地下心。
英雄凋落尽,慷慨一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