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游宝峰庵和僧穆庵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禅院景象。首句“乱山窝里缚禅庵”,以生动的比喻展现禅院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环境清幽。接着,“路转东溪渐向南”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庵院,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林鸟每留閒客住,野猿时对老僧谈”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灵——鸟儿和猿猴,展现出庵院与世隔绝的宁静,以及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鸟儿似乎懂得留住游人,猿猴则与老僧交谈,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庖分夜雨岩前溜,阁贮秋云坞内岚”进一步描绘了庵院的日常细节,夜晚的雨水在岩石上汇聚,禅房阁楼则收藏着秋天的云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谁把新诗题瘦竹,一枝摇动翠?毵”以诗意的想象收尾,不知何人将新作题于修长的竹子上,微风吹过,竹叶轻摇,仿佛在吟诵诗句,增添了禅意与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峰庵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富有禅意,给人以宁静与超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