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峰庵和僧穆庵韵

乱山窝里缚禅庵,路转东溪渐向南。

林鸟每留閒客住,野猿时对老僧谈。

庖分夜雨岩前溜,阁贮秋云坞内岚。

谁把新诗题瘦竹,一枝摇动翠?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游宝峰庵和僧穆庵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禅院景象。首句“乱山窝里缚禅庵”,以生动的比喻展现禅院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环境清幽。接着,“路转东溪渐向南”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庵院,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林鸟每留閒客住,野猿时对老僧谈”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灵——鸟儿和猿猴,展现出庵院与世隔绝的宁静,以及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鸟儿似乎懂得留住游人,猿猴则与老僧交谈,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庖分夜雨岩前溜,阁贮秋云坞内岚”进一步描绘了庵院的日常细节,夜晚的雨水在岩石上汇聚,禅房阁楼则收藏着秋天的云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谁把新诗题瘦竹,一枝摇动翠?毵”以诗意的想象收尾,不知何人将新作题于修长的竹子上,微风吹过,竹叶轻摇,仿佛在吟诵诗句,增添了禅意与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峰庵的自然风光和僧人的生活,富有禅意,给人以宁静与超脱之感。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谭节妇

城破兵连远近村,皇皇趋入泮宫门。

甘从烈士捐生义,不学降臣负主恩。

气逐彩云随剑化,形摹青血与砖存。

我来感悼前朝事,为立穹碑慰古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吊钱融堂先生

哭罢麒麟几度秋,何人重赋我心忧。

词章谩似机中锦,身世空如水上沤。

今日修文应帝召,淳风接武独严州。

昔人曾挹慈湖水,倾泻桐江浩荡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阚峰

春山花发雨霏霏,花雨曾沾阚相衣。

今日山花依旧好,东风吹雨湿僧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居二绝(其一)

大儿田头车未歇,小儿牵犊已归来。

茅堂正对佳山水,种秫多令办酒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