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

最厌生年近五旬,髭须渐渐白如银。

杜康数盏堪消恨,春鸟一声能感人。

何处常行歌舞地,也曾经过乱离身。

家妻太笑无高策,红烛偷光敢忘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伤春》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首联“最厌生年近五旬,髭须渐渐白如银”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已近五十,鬓发斑白,流露出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和哀愁。颔联“杜康数盏堪消恨,春鸟一声能感人”中,“杜康”为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这里借指酒,诗人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愁苦;而“春鸟一声”则唤起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联想,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出春日之美的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感慨。

颈联“何处常行歌舞地,也曾经过乱离身”描绘了诗人曾经历过的繁华与动荡,既有欢乐的歌舞之地,也有战乱离散的痛苦记忆,展现了人生的复杂多面性和世事变迁的无情。尾联“家妻太笑无高策,红烛偷光敢忘邻”则以家人的笑声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在困境中仍有人间温情的存在,提醒人们在艰难时刻不应忘记邻里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困顿中寻求慰藉的人性光辉,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京九日

去岁重阳岭外来,今年旅食燕昭台。

天涯到处同风俗,人事他乡异酒杯。

鬓发亦知当节改,菊花能得风回开。

愁心莫更凭栏望,蓟北烟高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开化寺

荒院无鸡鹊报明,晨钟初歇饭钟鸣。

青山窥我客中梦,白鹤轻人世外情。

海日有烟当磬出,江蓠无种傍云生。

十年曾此题诗去,知免沙僧嗤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楚宫

题诗西过襄王墓,记得巴山寺里钟。

梦阻细腰思窈窕,水生多叶怨芙蓉。

虚无环佩行阴洞,髣髴精灵下碧峰。

重到荆州忆王粲,乱山侵草马头东。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夜同陈中州梁药亭陶苦子

西风微露咽栖禽,知己题诗坐夜深。

郊月独来书屋赏,石床偏梦水亭吟。

助成禅趣堪游寺,养得秋心好操琴。

忽见井萤檐下绕,分明桐叶绿森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