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庆恰初成,安得更创千万间,俾寒素皆大庇托;
蛮陬非易治,时或相从二三子,为愚贱共细推求。
此联出自清朝蔡希邠所作的《太平归顺道署二堂联》,巧妙地将理想与现实、宏愿与实践相结合,展现出作者对于社会公正与治理的深思。
上联“燕庆恰初成,安得更创千万间,俾寒素皆大庇托”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景象:燕子刚刚筑巢完成,寓意新事物的诞生。然而,作者随即提出疑问——如何能建造千万间房屋,让贫寒之士都能得到庇护。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改善民生的深切关怀。
下联“蛮陬非易治,时或相从二三子,为愚贱共细推求”则转向了对治理复杂地区的思考。蛮陬,指的是边远之地,暗示治理难度。作者指出,治理这样的地区并非易事,但有时可以与少数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为那些愚昧和地位低下的民众寻求解决之道。这体现了作者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以及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决心。
整体而言,此联既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又蕴含着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倡导公平正义,同时也强调了集体智慧在治理中的重要性。
不详
(bīn),原名蔡有邠,又号孺真子,增生出身,清朝政治人物。在担任广西按察期间,与康有为相待至厚,积极推动和组织桂林维新变法。中法战争时期留用广西,后又受朝廷委派,以督办广西界务的身份会勘中越边界。工于诗文,著有《寓真轩诗钞》。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1898年9月8日),调任湖南按察使。1898年被岑春煊等参劾纳贿揽权、引用同乡,被革职永不叙用
手起楼台,不辞刻意经营,毋使后人笑我拙;
心关闾巷,常抱满怀忧乐,愿与斯民同此情。
殉棺死孝,捧檄死忠,惊霎时两代捐躯,齐赴波涛完大节;
立坊予旌,建祠予祀,料此日九原含笑,并游瀛岛列仙班。
读书成进士,作宦现宰官,十九年才转寸阶,刚佐鸳江旋撒手;
救药愧良医,咏花思老友,七八月甫经分袂,竟归鹫岭倍伤心。
万岭云遮,叹天意苍茫,不图壮士长辞,才得成功星忽陨;
双溪水激,听涛声呜咽,端为匈奴犹在,似含遗恨海难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