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汲古得脩绠诗

学子研终古,难将短浅求。

汲深欣得得,操绠要脩脩。

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

初如泉眼隔,忽若井花浮。

意到言前达,词于笔下流。

昌黎感秋句,圣处极冥搜。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学子钻研学问至古时,难以满足于肤浅的知识。
汲取深奥知识感到欣喜,操作学问如同提水需谨慎。
从深远的历史源头汲取灵感,思考周全无遗漏。
起初像泉水般微弱,忽然展现出井花般的繁盛。
心意所至,言语流畅表达,词句在笔下流淌自如。
韩愈感受秋天的诗句,他的创作达到了极致的深沉探索。

注释

学子:学生。
研终古:深入研究古代学问。
难:难以。
短浅:肤浅。
汲深:汲取深奥的知识。
操绠:操作学问。
要脩脩:需谨慎。
远酌:从远方汲取。
源千载:历史源头。
长缫:深入思考。
初如泉眼隔:起初像泉水般微弱。
忽若井花浮:忽然展现如井花般繁盛。
意到言前达:心意所至,言语流畅。
词于笔下流:词句流畅。
昌黎:指韩愈。
感秋句:感受秋天的诗句。
圣处极冥搜:创作达到极致的深沉探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拟汲古得脩绠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于深邃学问的探索与思考。

"学子研终古,难将短浅求。" 这两句表达了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追求,不满足于浅薄的理解,而是要深入研究古代的学问。

"汲深欣得得,操绠要脩脩。" 这里用“汲”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汲取知识如同汲水一般,得之则喜,且对待学问严谨认真,如同织布时线条要整齐。

"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崇和思考,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养分,对于广博的学问进行深入的思考。

"初如泉眼隔,忽若井花浮。" 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奥秘和难以捉摸,如同泉水在石缝中流淌不息,而井中的花朵时隐时现。

"意到言前达,词于笔下流。"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的追求,想法一旦形成,就能清晰地通过言语和文字来表达。

"昌黎感秋句,圣处极冥搜。" 诗末两句中,“昌黎”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的《秋声》诗中有“山明水秀”之句,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圣处”则是对古代圣贤的尊称,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学问深邃且难以穷尽。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无限的追求,以及对待学问严谨认真和不断探索的态度。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拟花蕊亚枝红诗

花密非无蕊,缤纷乱眼中。

千枝相亚闹,一色总成红。

赴晓桃如积,争晴杏欲烘。

金须迷不见,玉颊醉来同。

顿觉江山丽,都将锦绣笼。

春光谁画得,分付少陵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拟进士金波丽鳷鹊诗

曳练为银汉,镕金作月波。

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

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

宫檐晖水竹,观影澹星河。

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

螭头馀映在,剑佩已相摩。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鹅儿黄似酒

野水浮天碧,鹅儿弄日黄。

傍人殊秀色,似酒更风光。

破壳双翎嫩,眠沙百草香。

却将金郁鬯,试比菊衣裳。

未博山阴墨,先娱锦里觞。

沧波兼凤沼,莫遣后鹙鸧。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丁未元日大庆殿拜表贺正

献岁朝未央,新霁快明发。

晨曦耿五色,宿霭欻四彻。

洗清万沟瓦,销尽一月雪。

素光从何来,晶荧落寒笏。

回瞻背阴处,犹藏半檐白。

夜来有微霜,雪上辨不得。

时于翠幕顶,拂掠见琼屑。

还将黄金日,正射白银阙。

忽然捲班出,红绿乱眼襭。

归来饮屠酥,笑向儿女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