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醉僧图

僧之饮酒,地狱咫尺。此僧饮酒,天龙辟易。

僧之饮酒,背面抵讳。此僧饮酒,口角觱沸。

披毛带角即不理,倒阶卧路而已矣。

一生般若几杯汤,个是逃禅真法子。

不忧兜率不着渠,只忧兜率无酒酤。

临行自谤不羞耻,至今留与人画图。

画图得龙眠,画形兼画意。

君看阿堵中,如如元不死。

是卧是死谁得知,手中尚记携鸱夷。

翻河倒海不救渴,安得馀沥流于斯。

我观此僧面孔真滑稽,醉中定解草圣并赋诗。

当其幕天席地时,惜无人以笔墨随。

纷纷散圣今何为,赖有一醉留其奇。

君不见夜雨闭门难学柳下惠,又不见背水置阵古来惟有韩将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黄文雷的《题醉僧图》描绘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僧人形象。诗中僧人饮酒之态,夸张而生动,仿佛地狱与天堂仅在一念之间。他不仅饮酒,且不顾忌讳,甚至口角喧哗,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诗人戏谑地说,即使僧人披毛戴角,也对饮酒毫不在意,只求一醉方休。

诗中“一生般若几杯汤”暗指僧人借酒寻求智慧,而“个是逃禅真法子”则揭示了他以饮酒作为逃离禅定常规的方式。他对兜率宫(佛经中的天宫)的忧虑并非因修行,而是担心那里没有美酒。醉僧的自嘲和行为被绘入画中,成为后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诗人赞赏画师能捕捉醉僧的神韵,不仅画形更画意,醉僧在画中看似躺卧生死不明,实则精神不死。醉酒中的他似乎能激发创作灵感,连草书圣手也能在醉态中挥毫泼墨。诗人遗憾的是,这样的醉态未能被当时的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最后,诗人以历史典故作结,指出在纷乱世事中,这位醉僧的独特个性显得尤为珍贵,他的醉态犹如柳下惠的清高和韩信的勇猛,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自我风格。整首诗通过描绘醉僧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蒋时举归养

秋风起兮白云飞,南国远兮心欲归。

归心切兮亲庭闱,复相见兮在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秋燕

主人情熟已忘机,帘幕中间自在飞。

昨夜西风凉信早,岂无归梦到乌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潘用中

栏杆閒倚日偏长,短笛无情苦断肠。

安得身轻如燕子,随风容易到君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又赠

自从闻笛苦匆匆,魄散魂飞似梦中。

最恨粉墙高几许,蓬莱弱水隔千重。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