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太守行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听说有一位姓白的太守,放弃官职回归他那古老的溪边。
苏州城百万户人家,此刻如同婴儿般哭泣声连连。
太守停泊了行船,阊门外草木荒凉。
他挥手告别啼哭的人们,神情依旧忧郁低垂着双眉。
华丽的宅门并非不高贵,但我的心境沉重如囚笼。
华美的池塘并非不清澈,我的志向在于追求广阔的天地。
夸耀者可能会觉得奇怪,而贤者则默默思考是否与我同行。
我为了太守的品格而行,将这诗题刻在隐秘的圭石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白太守抛弃官职,回到旧时的溪边居住这一行为,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自然的高洁情操。"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用婴儿啼哭来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太守的依赖和不舍,这里的“啼”字传递了一种无言的哀求与依恋。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则描写了白太守在归途中的景象,舟船停靠,阊门(古城门)旁杂草丛生,给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皆逝的感觉。"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中,“挥袂”是古时礼节的一种,表示太守对人民的感激与告别,而“两眉低”则透露出太守内心的不舍与沉思。

接下来的"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朱户(富贵之家)高大,华池(美丽的水池)清澈,但诗人的心境如同重狱一般沉重,而他的意志却在寥廓栖的自然中得以释放。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则是对白太守品格的赞扬。自大之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有德之士会沉默思考。此句中,“我为太守行”表明诗人借白太守之事抒写自己的情怀,而“题在隐起圭”则是说诗人的这番情感已然化作文字,镌刻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和推崇。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形式: 古风

龙阳县歌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伤韦宾客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

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

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伤我马词

生于碛礰善驰走,万里南来困丘阜。

青菰寒菽非适口,病闻北风犹举首。

金台已平骨空朽,投之龙渊从尔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