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坛

仙迹追寻路已迷,石坛高望四山低。

红尘路远人稀到,绿树云深鸟乱啼。

种药园荒繁枣栗,炼丹房冷锁云霓。

葛翁不见重来日,洞口桃花吐正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匿于世外的仙坛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之美。首句“仙迹追寻路已迷”,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探寻未知、寻觅仙境的氛围,暗示着此地非同寻常,需要一番努力才能抵达。接着,“石坛高望四山低”一句,通过对比手法,不仅描绘了石坛的高耸,也暗示了四周群山的连绵起伏,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红尘路远人稀到,绿树云深鸟乱啼”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世的特点。红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纷扰,与之相对的是绿树环绕、云雾缭绕的自然美景,以及偶尔传来的鸟鸣声,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生机的世界。鸟儿的乱啼,或许在诗人看来,是大自然最真实、最自由的歌唱,与人间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

“种药园荒繁枣栗,炼丹房冷锁云霓”则将视线转向了仙坛内部的景象。荒芜的药园和冷寂的炼丹房,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静好的感觉。枣栗的繁茂生长,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而炼丹房的冷锁,则可能寓意着修炼过程的孤独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仙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神秘目的。

最后,“葛翁不见重来日,洞口桃花吐正齐”两句,以葛翁的传说作为结尾,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葛翁,常被视为修道者的化身,其不见重来,暗示了仙人生活的不可捉摸与超然物外。洞口的桃花正齐,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自然永恒的赞美。整个画面仿佛是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5)

钟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德七年举人。景泰中知沔阳州,有惠政。官至广西太平知府。有《鸣盛集》

  • 字:必华
  • 籍贯:广东南海

相关古诗词

左掖闻莺

彤庭朝罢散鹓行,睍睆啼莺绕建章。

玉笛清传桥外路,银筝微度苑中墙。

宫花吐锦红初艳,渠柳垂丝绿正长。

儤直题诗正不厌,更从何处醉壶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荆南晚眺用刘仔肩韵

日落晴川泊去舟,眼前风景忆曾游。

青分松径山边寺,红隐枫林驿外楼。

过雁远连孤客恨,清砧偏动异乡愁。

一官牢落成何用,空有丹心恋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文战当年笔似飞,龙蛇落纸墨淋漓。

中书虽老心犹壮,坐看先生涤砚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甲子门怀古

烟浪云涛不尽头,夕阳残垒总生愁。

英雄一去成今古,忠义千年贯斗牛。

枫叶芦花秋瑟瑟,龙舟凤舰水悠悠。

今逢海宇清宁日,都把兴亡付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