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歌赠王九如

君不见竹林之下高韵长,高阳徒侣当年亦复气锵锵。

更有庐山谷,醉石之上陶元亮。

偃蹇肮脏并閒雅,胸中笔底汪汪乎不可一世而跌宕。

岭南鼻饮有古风榴花香,况乃产乎王生之故乡。

醁酃虽美不足尝,不足尝乡中之物浇中肠。

锦心绣口成文章,眼底青云看可上。

手中綵笔人莫当,吾将欲与王生招隐泉,三生石上恣商量。

使汝一杯兮,乃知乎向者八人之膏肓。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榴花歌赠王九如》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以榴花为题,借物抒情,寓意深远。

首句“君不见竹林之下高韵长”,以竹林象征高洁之士,引出对高阳徒侣的赞美,暗示了诗中人物的不凡气质。接着“高阳徒侣当年亦复气锵锵”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物的豪迈与风采。随后,诗人转向对庐山谷的描写,“更有庐山谷,醉石之上陶元亮”,陶渊明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此处借陶元亮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偃蹇肮脏并閒雅,胸中笔底汪汪乎不可一世而跌宕”两句,通过描绘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了他们既高傲又洒脱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的不屑。接下来,“岭南鼻饮有古风榴花香,况乃产乎王生之故乡”则将话题转至榴花,不仅赞美了榴花的香气,也暗含了对王九如家乡的怀念与敬仰。

“醁酃虽美不足尝,不足尝乡中之物浇中肠”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锦心绣口成文章,眼底青云看可上”则展现了诗人对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待。“手中綵笔人莫当,吾将欲与王生招隐泉,三生石上恣商量”表达了诗人与王九如共同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使汝一杯兮,乃知乎向者八人之膏肓”一句,以酒喻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王九如共享美好时光,深入交流,理解彼此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榴花、家乡、友情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陈蕉源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

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

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

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

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

形式: 古风

题王伯子四雅亭

偶亭主人清且贤,弹琴问政何翩翩。

黎童蛮女歌来暮,渡海孤僧逢偏早。

文章词赋日相投,一别三年长秋草。

去秋又搆四雅亭,衣冠满座百壶倾。

习家池馆日相求,竹林之下风飕飕。

棋声诗思皆劲敌,即此可以凌王侯。

中少一幅乞人笔,续貂岂堪容此物。

濡毫树底为君挥,胜事留传在翠微。

形式: 古风

别张子修

张子肮脏绝不羁,襟期独与山人知。

弯弓跨马聊尔尔,种竹栽麻乃其宜。

吁嗟张子奇不奇,世人皮相何足悲。

大宋有僧交子修,崎岖同到琼之涯。

我今事迹复类此,别去情深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别陈人白

我来海外交陈君,陈君明爽绝不群。

煮茗夜谈日继之,眼昏喉尰犹未离。

激昂大道无馀蕴,探颐至理尽精微。

人生聚会如大梦,车尘之下不可知。

陈君有文我能削,陈君有过我敢摘。

陈君爱我非在此,我爱陈君亦如彼。

有文有行世不少,功高名大看愈小。

一身众患岂能当,予与陈君后话长。

苦莫苦兮疹饥骨,余犹视之如饴蜜。

乐莫乐兮拥舞女,余正视之如刀锯。

我语陈君受不失,此情十分未去一。

君不见海门之水深且宽,君不见五指之山高且嵂。

山高河广会自稀,忠告之言莫置之。

我今别君挥手去,相思常在月明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