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川提举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

吏隐何工拙,驰驱蜀道难。

锦江回大篆,盐井烛馀寒。

靴舄宁留犊,巾车几到官。

茂陵有遗草,好付所忠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故西川提举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一)》由明代诗人全大震所作,通过对李府君生前为官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其官场生涯的感慨与追思。

首句“吏隐何工拙,驰驱蜀道难”,开篇即以“吏隐”二字点题,既指李府君在官场中的表现,又暗含其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然而,“工拙”二字则揭示了他在官场中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挑战,以及个人才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驰驱蜀道难”则形象地描绘了蜀地山川险峻,象征着李府君在官途上的艰辛与不易。

接下来的“锦江回大篆,盐井烛馀寒”,通过锦江之水与盐井之景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李府君在官场中的智慧与坚韧。锦江回流的大篆,象征着他的政绩与智慧如同江水般源远流长;盐井烛余寒,则暗示着他在治理盐业时的辛勤与坚持,即使在艰苦条件下仍能发光发热。

“靴舄宁留犊,巾车几到官”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用品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对李府君勤勉为官的赞扬。靴舄(古代官员穿的靴子)与犊(小牛),巾车(官员出行的车辆)与官,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他虽身处官场,但不忘本,保持着谦逊与朴实的品质。

最后,“茂陵有遗草,好付所忠看”两句,以茂陵(汉武帝陵墓)的典故,寄托了对李府君身后事的关怀与期待。茂陵有遗草,意味着李府君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或未竟之事,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正如汉代的忠诚大臣所忠一样,继续关注并传承他的精神与事业。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李府君在官场中的风采与成就,更表达了对其品格与精神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收录诗词(30)

全大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西川提举玉海李府君挽章(其二)

款客中山瓿,先教主不醒。

斯文谁后死,大雅竟沈冥。

肃见元龙礼,愁占太白星。

六峰凭几处,便作异常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归怀(其一)

兰亭禹穴阔音徽,万壑千岩几振衣。

四海虚名原误世,十年丑妇解忘机。

几闻白石歌来烂,巳惜朱颜镜里非。

不厌避人幽意在,何时管领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归怀(其二)

竹边开牖复诛茅,夜夜蟠虬杂怒蛟。

客到寒云围蜡烛,酒深明月照山肴。

何人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

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春日集陆伯奋东楼

委巷层城瞰玉楼,登临春色共销忧。

高来呼噏应须赋,阔处湖天别有洲。

投辖肯教虚座上,捉刀若个在床头。

欲拚十日平原饮,酒力来朝未可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