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悲秋不是断肠初,风景依依云影疏。

玉漏自残灯自落,小窗斜月半庭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特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悲秋不是断肠初”,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开篇,点明了秋天的萧瑟并非仅仅因为离愁别绪,而是自然界的规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这里的“不是断肠初”暗示了秋天的哀愁并非首次体验,而是与时间一同沉淀的情感。

接着,“风景依依云影疏”一句,将画面拉远,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依依的风景,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而稀疏的云影,则是天空赋予大地的轻柔笔触,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玉漏自残灯自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灯自落,暗示着夜晚的渐深,光线的逐渐减弱。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时间不可逆转的流逝感,以及夜晚带来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小窗斜月半庭虚”收束全诗,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小窗之内,斜月映照,庭院半空,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寂寥的场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空间的布局,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即在自然美景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平静。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季节更替时的复杂心情。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成功地捕捉了秋夜的独特韵味,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哲思。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哭宛君姑叶安人(其一)

三年空望剡溪船,惆怅儿家宕子缘。

却似蓬山风引去,不教凡质近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哭宛君姑叶安人(其二)

想像丰姿欲见难,春风容易妒花残。

焚香手把遗编读,百遍长吁斗鸭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挽沈宛君诗

楼上春深乳燕来,半帘花影自徘徊。

子规声里黄昏月,叫断东风梦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挽诗

悠悠泉路月为家,寂寂春风梦碧纱。

自是空思肠断处,归来烟雨送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