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心中的苦痛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那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尽千杯酒。身为男子汉,关键在于言行的正确性,而不是以困厄与显达来论定成败。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孟津: 黄河渡口名。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
北邙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
王公贵胄多葬于此。
黄尘: 指岁月时光。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何,什么。
浩歌: 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钟: 同盅。
行处: 做官或退隐。
穷通: 穷困与显达。

鉴赏

这首元好问的《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描绘了北邙山下的苍凉景色,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英雄迟暮的感慨。"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这两句以北邙山为背景,暗示历史的沧桑和英雄们的逝去,黄尘覆盖,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人生长恨水长东",借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流逝,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诗人抒发内心孤独,无人理解的苦闷,只能遥望归雁,寄托情感。接下来,他反思自己的功名追求,"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认为过去的怨天尤人是不必要的,因为功名并不能带来永恒的满足。

最后,诗人以豪迈的态度收束全词:"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他选择放声高歌,痛饮美酒,坚信男儿行走世间,不应过于拘泥于穷达之境,而应活出自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豁达。整体上,这首词展现了元好问深沉的人生哲思和不凡的胸怀。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膝上添丁郎小小,鹓雏彩鹤初匀。

书堂合与孟家邻。诵诗琴解□,论学墨沾唇。

头玉峣峣眉刷翠,更将秋水为神。

看花留待百年春。金鞍南陌上,惊动洛阳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留别郝和之

昨日故人留我醉,今朝送客西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青衿同舍乐,白首故山违。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悔不卑飞。

回头四十七年非。何因松竹底,茅屋老相依。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寄德新丈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

买田何日遂归休。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

故人多在玉溪头。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赠仲经女子楚楚

阿楚新来都六岁,掌中一捻娇春。

诗中有笔画难真。芝香云作朵,鱼细锦为鳞。

旧说张门多静女,更和灵照情亲。

夸谈体遣孔兄瞋。异时看小妹,林下谢夫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