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院

解鞍得枕画堂空,万虑消沉午梦中。

莫说红尘飞白日,且从绿竹借清风。

壁排琬琰诗无敌,殿锁丹青笔有功。

又触炎蒸出门去,此生真愧坐禅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束长孺的《法相院》,描绘了一位僧人于法相院内静修的场景。首句“解鞍得枕画堂空”,生动地展现了僧人卸下尘世重负,得以在空旷的殿堂内安眠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万虑消沉午梦中”进一步强调了僧人通过午睡来清除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

“莫说红尘飞白日”一句,以“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和忙碌,而“白日”则比喻时间的流逝。这句话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应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接下来,“且从绿竹借清风”则通过借绿竹之风,象征着寻求自然界的宁静与清凉,进一步深化了僧人追求内心平和的主题。

“壁排琬琰诗无敌,殿锁丹青笔有功”两句,赞美了法相院内的艺术氛围,琬琰指的是美玉,这里用来形容墙壁上悬挂的精美诗篇;殿锁丹青,则是说殿堂内珍藏的绘画作品,皆为艺术杰作。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法相院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僧人对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

最后,“又触炎蒸出门去,此生真愧坐禅翁”表达了僧人面对炎热天气时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修行的自责。这句话既体现了僧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接受,也流露出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在法相院内寻求心灵平静与艺术修养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束长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巨然平湖舟泊图

遥岑矗矗水潺潺,茆屋松风昼掩关。

落日钟声来远寺,行人初向石桥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赵千里卧雪图

疏林茅屋掩闲云,瀑雪悬崖霁色新。

好是杜陵诗兴逸,蹇驴随意乐行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逍遥栖禅寺

圭峰大士翻经处,雅俗今犹说草堂。

十顷筠篁环殿阁,百年松桧老风霜。

临溪洗钵怜僧野,卷旆搜山意资藏。

试取禅诠涤五虑,萧然心地顿清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诗一首

身在层霄第几峰,烟霞深处一岩空。

上方世界檐楹外,万里山河指掌中。

蟾桂影交岩桂影,天灯红映佛灯红。

芒鞋竹杖登临处,煞是蓬莱有路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