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闺怨和宋女韵

郎去无期,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

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漫把佳期频说。

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

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鉴赏

这首《花心动·闺怨和宋女韵》是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情人归来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深哀怨。

开篇“郎去无期”,点明了女子的等待对象迟迟未归,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期待。接着“正芳年、盈盈一枝谁折”一句,以花喻人,暗示女子正值青春年华,却无人陪伴,孤独寂寞。接下来的“对镜自怜,颜色如花,辜负破瓜时节”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美貌的自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她感叹自己正值“破瓜”之年(女子16岁),却未能遇到合适的伴侣,错过了青春的美好。

“倚栏镇日愁无语,鹦哥巧、向人调舌”描绘了女子独处时的愁绪,即使鹦鹉在旁也难以排遣心中的寂寞。她试图通过与鹦鹉对话来缓解内心的孤独,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无功。

“伤春坐、珠帘慵卷,翠眉低结”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情绪状态。她因伤春而懒得卷起珠帘,让外面的世界与她隔绝,翠眉低垂,似乎是对未来充满忧虑和失望。

“漫把佳期频说。毕竟是何时,少些真切。”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爱情的渴望。她不断地诉说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但又担心这一切只是空想,缺乏实际的希望。

“昨夜前朝,檐鹊灯花,验取总无干涉”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檐下的喜鹊和灯花,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冷漠,这些景象似乎与她的生活无关,无法为她带来安慰。

“郎心或似垂杨柳,海棠下、盟言难灭”将男子的心比作随风飘荡的垂柳,暗示男子的心思不定,盟誓虽在,却难以持久。女子对这段感情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

最后,“负心者,举头有如此月”以月喻情,表达了女子对男子负心行为的无奈与愤慨。她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却无法照亮她心中的阴霾,暗示了她对这段感情的绝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在等待爱人归来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展现了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大观楼眺望

飘渺飞楼,凭栏望、风生城阙。

流不尽、长江滚滚,喷银铺雪。

日落金山黄雾塞,兵屯铁瓮红旗掣。

想当年、白骨葬青磷,空凄切。烽燧暗,何曾歇。

樯橹密,空排列。叹从来征战,几多豪杰。

刘季雄风今寂寞,孙郎霸业终消灭。

问兴亡、北固与南徐,潮声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望远行.江干雨泊候北山先生不至

停舟昨日来京口,坐听潮声喧暮。

大观楼上,瓜步洲前,遥指金蕉云树。

铙吹喧喧,错认锦帆来矣,到岸徐看还误。

最牵怀、一夜江风江雨。思慕。

多为登临兴剧,在吴苑、苏台怀古。

历遍山川,赏穷花柳,到处新诗赋。

曾约重游浮玉,再登多景,只恐霪霖相阻。

看乱烟归鸟,纷纷来去。

形式: 词牌: 望远行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

玉露筛凉,银河泻暑,卧看双星历历。

难得良宵,预贺天孙七夕。

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觞琼液。

对清尊、各唱新词,不羡黄九秦七。

人生欢会无多,看秋花秋草,凋零颜色。

物已如斯,苦费思量何益。

梧桐叶、萧瑟三更,蟋蟀声、凄凉四壁。

听臣语、公等休愁,且同倾一石。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多丽.有园席上听吴门诸郎歌吹

暮云高。金堂红烛初烧。

最怡情、新声一部,龟年贺老同邀。

调鸾凤、石弦清脆,振林木、猿臂飘萧。

细唱吴歈,低翻郢曲,小娥依约运居巢。

还怜取、太平吹彻,梁上细尘飘。

催羯鼓、群音中节,乐句频敲。

奏商风、吹蓬落叶,莫愁反把愁招。

消魂也、紫云寥亮,肠断矣、绛树妖娆。

才令人悲,又教人喜,雍门歌哭可怜宵。

丝兼肉、阮咸轻拨,声断转无聊。

推樽起、吾为楚舞,休弄檀槽。

形式: 词牌: 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