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佞草

元气殊万类,惟人最通明。

夫何此灵草,亦识谗谀情。

扬扬吐奇芬,毋乃太微精。

孤根宁独立,不与凡卉并。

宵衣朝百辟,丹陛秋风生。

奸回既屏迹,利口亦潜形。

周禾徒同颖,汉芝空九茎。

虽能誇美瑞,曷足资治平。

寄言持斧者,可与同令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指佞草》是明代诗人林鸿的佳作。诗中以“指佞草”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草的独特品质和象征意义。

首句“元气殊万类,惟人最通明”,开篇即点出人的独特性,认为在万物之中,唯有人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理解宇宙的奥秘。接着,“夫何此灵草,亦识谗谀情”,诗人将“指佞草”比作一种特殊的灵草,它能够识别出那些谄媚和虚伪的人或事,暗示了草与人的相似之处——都能辨别是非善恶。

“扬扬吐奇芬,毋乃太微精”,描述了“指佞草”的香气独特,如同星辰般明亮,象征着其高尚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诗人进一步强调,这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世间万物不同,不与凡花凡草相提并论,独树一帜。

“孤根宁独立,不与凡卉并”,通过“孤根”这一形象,表达了“指佞草”坚韧独立的品格,它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接下来,“宵衣朝百辟,丹陛秋风生”,描绘了君主勤于政务,朝堂上秋风萧瑟的景象,暗含了政治环境的肃穆与清正。

“奸回既屏迹,利口亦潜形”,指出在公正清明的政治环境下,奸邪之人无处藏身,那些善于说谎的小人也难以施展。诗人通过对比“周禾”和“汉芝”,强调了“指佞草”虽不能夸耀其美丽和吉祥,但其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够辅助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寄言持斧者,可与同令名”,诗人向掌权者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能像“指佞草”一样,具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整首诗借物咏志,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君子人格的推崇。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方节妇诗

北堂树萱草,我忧终不谖。

念彼结发人,溘与朝露先。

眷言在诸孤,曷敢同下泉。

昔看俎豆嬉,今见弱冠年。

慨贤夏侯传,永歌柏舟篇。

怀哉古人心,白首敢自怜。

形式: 古风

罗浮观日图

昔有学道者,担簦海上行。

宴坐罗浮峰,内视观无形。

晞景正东豁,滉漾扶桑明。

云涛既汹涌,龙兽亦悲鸣。

吾闻混沌分,坤轴东南倾。

百川走空虚,日乃生穷溟。

未睹大明运,安知至阳精。

愿从列仙徒,散发倚云屏。

三花漱云液,五内含晶荧。

回观罗浮图,陋哉山海经。

形式: 古风

心逸斋

二五妙凝合,清明在吾躯。

惟心万物灵,湛然抱中虚。

知诱由外感,逐物情乃趍。

以兹巧伪萌,营营实勤劬。

若人志前修,作意惟圣谟。

百体既顺正,天君日安舒。

静处守仁宅,纡行由义途。

希颜古有训,勖哉逢掖徒。

形式: 古风

赠升玄子

希夷本无象,广漠难具论。

孰知玄子名,强曰众妙门。

至人守无为,目击道乃存。

精神应龙健,变化迎鹏抟。

四气归橐籥,三花洞天根。

逍遥大块中,岂在登昆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