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莲烛烟销深院里。玉宇琼楼,夜色明如洗。
月到紫薇花树底。阑干露重无人倚。
金錀无声门不启。华发萧萧,尚拥青绫被。
听尽楼头更漏水。一声唱晓鸡人起。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拟古十首·蝶恋花·拟雪堂(其二)夜宿西掖》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晚画面。"莲烛烟销深院里",以莲烛燃烧后的袅袅轻烟消散在深邃的庭院中,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玉宇琼楼,夜色明如洗",形容月光皎洁,仿佛将天地洗涤得如同玉宇琼楼般明亮,给人以空灵之感。
"月到紫薇花树底",月光洒在紫薇花丛中,增添了诗意的色彩。"阑干露重无人倚",透露出夜深人静,连栏杆上的露水都显得沉重,无人欣赏这美景,更显孤独寂寥。
"金錀无声门不启",金钥匙悄然无声,暗示着夜深人静,门户紧闭。"华发萧萧,尚拥青绫被",诗人借白发飘零的形象,表达岁月流逝和内心的孤寂,即使身披青绫被,也无法抵挡夜寒和思绪的翻涌。
"听尽楼头更漏水",通过倾听滴水声,诗人度过了漫长的夜晚。"一声唱晓鸡人起",最后一句以报晓的鸡鸣声收尾,象征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但诗人却仍未从沉思中醒来,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掖之夜的静美与凄清,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抒发。
不详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驻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唤渡。
正琵琶拨到伤情处。又底事、便轻去。
日照啼红无数。酒杯干、再三细语。转首又天涯暮。
怎约得、画桡住。
一滴天瓢蠲溽暑,夕阳微漏残红。
竹阑乘兴倚薰风。笑惊双白鸟,飞过藕花丛。
羽扇纶巾闲到我,百年世事匆匆。
若耶溪上旧相逢。晚来回首处,山色有无中。
烟树重重,春在景阳宫殿。翠柳深、笼寒尚浅。
千官过处,有黄鹂百啭。五云中、渐移龙扇。
钧天九奏,迤逦霞觞催献。笑声喧、霓裳舞遍。
香烟满袖,更宫花迎面。喜新来、太平重见。
月明消却娃宫酒。听吹笛、清寒满袖。
向时双桨载离愁、去后。几春风待问柳。谩回首。
三江渡口。念西子、如今在否。
上方钟动客船开、别久。寄新诗、兴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