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子和尚赞

烟水寒,扁舟小,华亭江上相寻讨。

负命底劈口一桡,点头处狼藉不少。

父子怯相酬,谁道翻身早。出黄芦,入红蓼。

收拾丝纶,江天未晓。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船家生活为背景,通过"烟水寒"和"扁舟小"的环境渲染,展现了江面上清晨的冷寂与孤寂。"华亭江上相寻讨"暗示了人物间的寻找和互动,可能是在寻找某种答案或情感的寄托。

"负命底劈口一桡,点头处狼藉不少"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负命"可能指背负命运的重压,"劈口一桡"和"点头处狼藉"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妥协。

"父子怯相酬,谁道翻身早"表达了父子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张关系,以及对改变现状的不确定和迟疑。"出黄芦,入红蓼"进一步描绘了船只行进在芦苇丛生的江面,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收拾丝纶,江天未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继续,诗人以江天未明的景象结束,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船家生活的真实与苦涩,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和对未来的期盼。释智愚作为宋代僧人,其作品往往带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生活苦难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雪窦显禅师赞

凝而不结,混而常清。挺然岳立,卒乎砥平。

拟师之道兮虚空钉橛,美师之德兮色重里胶青。

妙高万叠兮春归锦镜,翠螺一抹兮霜后洞庭。

在彼在此兮初无朕迹,或舒或卷兮水赴沧溟,遐想高躅兮实我法城。

形式:

黄龙南禅师赞

山泐潭之水,奋衡山之云。

三关多漏网,谁是负恩人,晦堂之下有清新。

形式:

寒山作吟身势赞

一句子,有也未。蹙断眉头,做尽手势。

靠倒维摩记得无,至今一默喧天地。

形式: 古风

寒山拾得赞(其一)

爨下偷僧饭,崖根抱虎眠。

懒吟长短句,来把梵书看。真个看,牛皮也须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