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

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形式: 古风

翻译

心中愁绪缠绕,怎能滋养肌肤。
如今才明白,亲密的分别比疏离更痛苦。
疏离的分别或许遗憾较少,但亲密的分离却难以消除伤痛。
门前南流的水,水中游着北飞的鱼。
鱼儿飞向北方大海,能用来寄托远方的书信。
我不惜用鱼儿寄信,只因不知亲爱的人是否安好。
更何况这小小的身体,却被万里之遥的距离阻隔。
除非有如日月般的光芒,否则难以了解你的境况。

注释

别肠:离别的愁肠。
郁纡:愁绪缠绕。
肥肌肤:滋养肌肤。
相结密:亲密的关系。
疏别:关系疏离的分别。
恨:遗憾、痛苦。
密离:关系紧密的分离。
门前南流水:门前的流水象征南方。
北飞鱼:北飞的鱼象征北方或远方。
远书:远方的书信。
故人:老朋友。
数尺身:小小的身躯。
万里途:遥远的路途。
日月光:比喻明亮的指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寄托的哀愁。"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虽有情感的交流,但终究难以释怀。"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则揭示了亲密关系与疏远关系的不同,深刻指出了即便是最为紧密的情感联结,也不如浅薄的日常接触来得更有留恋。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即使是偶尔的分别也带来了不易消散的怅惘。随后的"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则是一个美丽的比喻,借以表达诗人欲通过这条自然通道,将自己的思念和书信传递给远方的人。

但紧接着的"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却又现实地指出了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那些亲爱的人已不复存在。最后两句"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则是对个体渺小力量在广阔天地中的无奈感受,以及无法像太阳和明月那样超越时间与空间了解远方亲人近况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水流、鱼跃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远人的思念之切和传递信息之难。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寄孟协律

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

挥泪洒暮天,滴著桂树枝。

别后冬节至,离心北风吹。

坐孤雪扉夕,泉落石桥时。

不惊猛虎啸,难辱君子词。

欲酬空觉老,无以堪远持。

岧峣倚角窗,王屋悬清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武功姚主簿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

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

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

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

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形式: 排律

寄胡遇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

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

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望山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