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是诗

四更欲尽草露湿,万籁不鸣山月闲。

往往虎蹄留道上,时时人语出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夜深四更将近,草叶上沾满了露水,
山中的万物都静默无声,只有月光洒落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四更:夜深四更时分。
草露:夜晚草叶上的露水。
万籁:各种声音。
不鸣:静止无声。
山月:山中的月亮。
闲:安静。
往往:常常。
虎蹄:老虎的脚印。
留:留下。
道上:道路上。
时时:时常。
人语:人的说话声。
出:从。
林间:树林中。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秋夜景象。首句“四更欲尽草露湿”,写出了深夜时分,四更将尽,草叶上凝结的露水显得格外湿润,透露出夜晚的清凉和寂静。次句“万籁不鸣山月闲”,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宁静,连最微小的声音都消失,只有明亮的山月静静地挂在空中。

“往往虎蹄留道上”一句,通过“虎蹄”这一意象,暗示了山中猛兽的存在,增添了夜晚的野性和几分神秘感。然而,这些猛兽似乎并未扰动这宁静,它们的足迹留在路上,反而成为静谧背景的一部分。

“时时人语出林间”则揭示了诗人与同伴在这样的环境中低声交谈,打破了寂静,但又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然的和谐。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美,既有大自然的壮丽,又有生活的亲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秋雨

秋雨沉沉酒醒迟,小窗灯火对唐诗。

是谁隔屋鸣弦管,恰似吴山梦觉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春

晓起裁诗拟送春,临池把笔意殷勤。

何人送得春曾去,只见春风解送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哭亦周(其一)

去日相携涉畏涂,归来形影自相扶。

倦行小憩荒山道,怕听深丛叫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哭亦周(其四)

二十年来黍一炊,英风惟有冢累累。

儿童踯躅牛羊戏,陌上行人谓此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