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
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寄朱阚二山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为个朝章束此身”,这里的“朝章”指的是朝服,即官员上朝时所穿的正式服装。“束此身”则意味着整顿衣冠,以示对某种身份或仪式的尊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生活状态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可能的变迁保持警觉的心态。
“眼看东路去无因”,诗人的目光投向东方,象征着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东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或者生活的道路,而“无因”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望,可能是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发生,或者某些希望无法实现。
“历阳旧客今应少”,历阳是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旧客”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熟人,而“今应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友情淡漠或者朋友离散的感慨。
“转忆邻家二老人”,这里的“转忆”是转而回想,“邻家”指的是邻里,即周围的居民,而“二老人”则特指诗人心中的某两位年长者。这种提法给人以亲切和温馨之感,显示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松暗水涓涓,夜凉人未眠。
西峰月犹在,遥忆草堂前。
诏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
今君独在征东府,莫遣功名属别人。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
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野外寻花共作期,今朝出郭不相随。
待君公事有闲日,此地春风应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