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病中杂诗》由明代诗人刘荣嗣所作,描绘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孤独与思友之情。
首联“种蔬聊学圃,断酒欲为僧”,诗人以种菜自娱,象征着在病痛中的自我疗愈,同时表达了想要遁入佛门,远离尘世喧嚣的心愿。这两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亲近,也有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颔联“抱病官如叶,资身杖倚藤”,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病中的状态。将自己比喻为随风飘摇的树叶,既形象地表现了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官场生涯的无常和脆弱。而“资身杖倚藤”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必需品的依赖,以及在病痛中寻求支撑的无奈。
颈联“通宵千里梦,四壁一篝灯”,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思绪。千里之遥的梦境与仅有的篝灯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反映了病中孤寂的内心世界。
尾联“念友增予愧,言归尚未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内心的愧疚。虽然渴望回到朋友身边,但因病痛或其它原因未能实现,这种遗憾之情跃然纸上。
整体而言,《病中杂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孤独、对自然的向往、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作品。